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人民觀察)

張車偉

2021年04月02日10: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人民觀察)

核心閱讀

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我國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城鎮人口規模不斷擴大,人口素質顯著提高。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關鍵在於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人口規模巨大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意味著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將進入現代化行列,這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必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

創造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2035年遠景目標之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行長期艱苦奮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新中國成立時,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看,我國處於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行列。到1978年,按照現行貧困標准,貧困人口規模仍有7.7億。改革開放后,從1978年至2012年,我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到9.8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85元增長到2012年的39874元。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推動絕大部分人口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戰。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出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為持續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讓全體人民共享現代化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進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

推進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國堅持走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致力於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城鎮化,讓全體人民共享城鎮化成果,這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

城鎮人口規模不斷擴大。新中國成立時,我國絕大部分人口生活在農村,城鎮人口佔比不到11%,到1978年也不到18%。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城鎮化率繼續提高的同時,城鎮化質量也不斷改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持續協調發展,以城市群為主體的城鎮化格局不斷優化,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區域分布更加均衡。2020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已進入以城市型社會為主體的新時代。

在城鎮化過程中創造更多就業,不斷提高人民收入。新中國成立時,我國絕大部分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城鎮就業機會匱乏。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城鎮就業人員佔總就業人員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提高到2012年的48.4%。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國城鎮就業人數平均每年增加1000萬人以上,2019年城鎮就業人員達44247萬人,佔總就業人員比重達到57.1%。與此同時,勞動者工資水平較快增長。2012年到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年均增長率達到9.9%,高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0.86個百分點。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2013年,黨中央召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城鎮化工作會議,對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作出重要部署。國務院先后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做好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的意見》,出台了一系列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改革意見和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聯動、特色化發展,使更多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落地,將有力提高新市民融入城市的能力,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

人口素質實現質的飛躍,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我國現代化致力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我國不斷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現代化的過程,也是人口素質顯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的過程。

受教育水平穩步提升。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80%的人口是文盲,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不足20%。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1982年,全國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佔總人口的7.2%,2018年提高到29.3%。2020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18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4.4%。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知識技能水平不斷提高,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堅實人力資源保障。

健康水平逐步提高。新中國成立時,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醫療衛生投入快速增長,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身體素質日益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衛生事業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婦幼保健水平不斷提高。2019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城鎮居民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世界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保障幾乎為空白。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蓋面持續擴大。黨的十八大以來,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目前,我國以社會保險為主體,包括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制度在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國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現代化的深層邏輯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能夠廣泛凝聚起14億中國人民投身現代化建設、創造幸福美好生活,不斷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讓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大實踐。在我國這樣一個經濟和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讓全體人民攜手邁入現代化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不斷邁出堅實步伐。事實証明,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是團結帶領人民攻堅克難、開拓前進最可靠的領導力量。有了黨的堅強領導,國家治理就有了坐鎮中軍帳的“帥”,現代化建設就有了堅強的“領航者”,億萬人民就有了眾志成城的“主心骨”,就能推動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辦好就業、教育、社保等民生實事,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規劃綱要》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踐証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共同富裕,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就能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就有不竭的動力源泉。

充分發揮制度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這一優勢保証我國能夠在統籌兼顧中協調處理好現代化建設各方面、各領域的關系,在重要產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實現突破,在面臨重大風險和挑戰時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讓14億中國人民攜手邁入現代化,是一項繁重、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有效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促進各地區各部門、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全面參與,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起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合力。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02日 第 09 版)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