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臨沂4月2日電 三月的臨沭,山川吐新綠、百花競相開,處處都洋溢著春的生機勃勃。同樣煥發新活力的還有大興鎮澇枝新村社區,在這裡,一排排風格統一的安置樓房整齊排列,一條條干淨整潔的水泥路四通八達。
澇枝新村曾是縣裡78個省定貧困村的其中一個,位置偏僻,基礎條件差,發展一度落后。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臨沭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下足繡花功夫,用實脫貧舉措,舉全縣之力推動脫貧攻堅,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合格答卷。2020年,全縣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眾多像澇枝新村這樣的貧困村也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店頭鎮萬畝桃園一角(王文杰 攝)
為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從今年開始,臨沭縣把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平均數的農戶篩選出來,作為接下來的重點幫扶對象。同時對脫貧不穩定戶進行重點監測,持續完善實施即時幫扶機制,通過即時發現,即時幫扶,不斷提升群眾抵御疾病、意外和自然災害等能力,做到到及時發現,及時幫扶,不讓一個群眾掉隊。
非遺培訓班 (王文杰 攝)
初春季節,乍暖還寒,但在臨沭縣曹庄鎮紅色朱村改造提升項目現場,工程建設正酣,作業車輛往來穿梭,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10余台塔吊正在快馬加鞭地施工。朱村與縣文旅集團合作成立了山東朱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村裡以土地入股,佔比49%,縣裡以資金入股,佔比51%,共同對項目進行管理。“這個項目建成后,村集體可以每年收取分紅,我們就有底氣開展更多公共事務了,同時還將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拉動大家共同奔小康。”提到朱村未來的發展,王濟欽信心滿滿。
臨沭美麗鄉村一角(蘇廷洋 攝)
這是臨沭縣探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臨沭縣還從產業、生態、文化方面著手推進鄉村振興,真正讓農村富起來、美起來,強起來。推進產業銜接,實現產業興旺。充分發揮扶貧產業項目的帶動輻射作用的基礎上,科學規劃鄉村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積極發展企農聯合型、利益分紅型、股份合作型等合作模式,形成龍頭企業牽頭、新型企業參與、廣大農戶加入的農業產業聯合體模式,讓農業產業成果與廣大農戶共享。推進生態銜接,實現生態宜居。繼續加大對農村生態系統修復保護力度,繼續加大農村生產環境和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力度,發展綠色生態產品,將農村生態優勢轉化為農村生態經濟優勢打通產品、生態、經濟的良性循環圈。推進文化銜接,實現鄉風文明。以“扶貧先扶智”為切入點,扎實開展文化扶貧幫扶工作,在貧困村建設文化陣地、開展文化活動、宣傳文化政策,讓廣大群眾弘揚先進文化,激發內生動力。抓住龍頭企業這個關鍵,運用現代市場化的手段,做好“文化+旅游”“文化+網購”“文化+產品”等產業,增強鄉村文化的生命力和創新力。強化移風易俗,改賭博之風,倡導健康文化活動﹔改迷信之風,倡導學科學、用科學、靠科學﹔改攀比之風,倡導艱苦朴素勤儉節約﹔改不孝之風,倡導愛老、敬老、孝老的傳統美德。(王芳 季德山)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