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來時路 開啟新征程

濟南高新區砥礪奮進三十年

2021年03月03日14: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不忘來時路 開啟新征程

千億級產業聚集,量子科技產業化加速推進、全球人力資本產業中心建設全面布局、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推進,一項項令人矚目的成就,貫穿起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濟南高新區”)30年的發展變遷,也折射出濟南高新區30年來科學決策、奮勇開拓、改革創新的實踐與探索。

經濟發展的強引擎

從2015年的596億元到2020年的1291億元,5年間,濟南高新區GDP數值翻番﹔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0.2億元,是5年前的1.6倍,年均增長9.5%﹔規模以上服務業從300.5億元增長到700.6億元,是5年前的2.3倍。

1991年3月6日,國務院《關於批准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下發,第一批27個國家級開發區獲批成立,濟南高新區就是其中之一。

1991年,濟南高新區全區總產值僅為3.2億元。30年間,在這片創業熱土上,齊魯軟件園、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綜合保稅區、僑夢苑、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相繼落地,智能裝備中心、生命科學城中心、臨空經濟區發展中心、創新谷發展中心等一批特色園區拔地而起,濟南高新區由產業功能單一的起步區,發展成擁有五大片區、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

產業培育的孵化器

20世紀90年代初,一批科研人員投身創業,形成濟南高新區首批“入孵”企業,也構成了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最初骨架。

30年裡,濟南高新區推出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建起集成電路、通信測試、千萬億次超算等20多個公共及技術服務大平台,賦能企業發展,讓企業“輕裝上陣”做主業。

2020年,在濟南高新區成長壯大的高新技術企業達1214家,市場主體突破10萬家,上市企業數116家,一批高成長、新業態企業快速成長。

科技創新的“試驗田”

30年來,濟南高新區不忘科技創新這一立區之本,打造良好生態,賦能項目發展,以十年磨一劍的恆心,悉心培育一朵朵科技之花。

2020年,濟南高新區在科技創新領域厚積薄發,大院大所接連落地,“濟南國科中心號”衛星成功發射,量子技術研究院研制出國際首個集成化多通道量子頻率轉換芯片。

同時,科技創新轉化成澎湃勢能,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達1300億元,重汽集團營收1500億元,信息服務、金融和科技服務兩大服務業不斷壯大,量子科技、人力資本、空天信息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如雨后春筍不斷崛起。

2021年,濟南高新區將依托齊魯科創大走廊建設,加快“中國算谷”建設,發揮好中科院科創城、山東產研院、山東工研院等科創載體的集群優勢,搭建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鏈條,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體制機制改革的急先鋒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綜合服務中心是濟南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另一塊招牌。2020年,在這裡通過商事登記“容缺辦理”機制“極速入區”的市場主體近400家。

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是改革賦予高新區的政策紅利。2020年以來,在濟南市委、市政府的決策下,高新區擁有了與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三區疊加”的優勢,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創新優勢、綜保區的對外開放優勢,讓濟南高新區發展如虎添翼。

因改革而生,更因改革而強。改革是濟南高新區快速發展的密碼。2020年,濟南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進入深水區,內設機構由17個整合為9個,總數壓縮47%。機構設置不斷優化,事權體系更加科學,發展動力更強、人員干勁更足、政治生態更好的疊加效應充分釋放。

如今,而立之年的濟南高新區,已經踏上新征程,將發揮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三牛精神”,穩步推進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奮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對外開放新高地。

數據來源: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03日 第 16 版)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