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萬億級城市,將給山東發展帶來什麼

2021年02月02日09:36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理上網來|兩座萬億級城市,將給山東發展帶來什麼

近日,濟南市宣布,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10140.91億元,GDP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實現歷史性跨越。

這也意味著,山東省從此擁有了兩座萬億級城市(青島市於2016年已躋身“萬億俱樂部”),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

兩市經濟總量佔到全省30%左右,未來仍將繼續提高

擁有兩座萬億級城市,對山東發展意味著什麼?將給山東發展帶來什麼?

首先,大城市主導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將進一步凸顯。

按照目前預估的地區生產總值數據,濟南和青島兩市經濟總量已經佔到山東省的30%左右,未來仍將繼續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正在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為主要載體的區域發展格局,要按照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總體思路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帶動經濟運行效率的總體提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強調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帶動作用。

可以看到,無論是基於省內大城市發展的現實趨勢,還是從中央對中心城市的目標期許來看,山東省以大城市為主導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將更加凸顯。對此,應按照主體功能區戰略的思路和安排,完善財稅體制,優化考核機制,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並在此過程中避免造成新的區域經濟不協調問題。

進一步做強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加快全省要素市場一體化和產業布局一體化進程

山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對標德國,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兩座萬億級城市的成功培育,也証實了山東省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比較優勢。因此,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加快全省要素市場一體化和產業布局一體化進程,持續做強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形成優勢互補、合理分工的產業體系,將是山東未來發展的戰略路徑。

同時,以濟南、青島為代表的中心城市,也將持續推動與周邊城市的一體化進程,從而形成相對穩固的經濟圈層。尤其是考慮到1億人口的消費潛力、城鎮化進程仍有較大空間的現實情況,山東省以省域為單元進行資源要素整合,也具備更強的現實可能性。

當然,在國內統一市場體系建設的推動下,隨著黃河戰略的落地實施,山東省與其他地區的經濟聯系與合作也將更加深入,產業定位和布局也將發生一定變化。但與其他省區相比,以往長期形成的、相對獨立的生產體系特色將得到延續。從這一角度來說,山東省必須有效激活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才能更加充分地適應其長期趨勢。

此外,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將進一步加快。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濟南由於區位的居中性和交通方式的多元可達性,所覆蓋市場范圍和市場消費潛力的規模優勢將更加凸顯,從而在總體上佔據更為有利的戰略位置。

特別是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背景下,隨著產品形態向技術密集型和增值服務型轉變,以及國家全方位立體開放不斷向更高水平邁進,內陸城市的物流和對外開放劣勢逐漸被彌補,進一步改變了與其他城市的動力對比格局。在多個省份實施“強省會”戰略的政策支持下,2021年新晉萬億級俱樂部的6座城市中,有4座是省會城市,彰顯了省會城市發展所面臨的歷史機遇。

全國已有23座萬億級城市,山東應在新起點上奮起直追,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從近期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有23座城市GDP超萬億元。因此,雖然山東在萬億級城市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但通過23座萬億級城市的橫向對比也不難發現,無論是濟南、青島的城市量級,還是全省擁有的萬億級城市數量,山東與廣東、江蘇等省份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如果把即將達到萬億級水平的城市也納入考慮,山東面臨的壓力無疑會更大。因此,我們應在新起點上,緊緊圍繞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的總目標,扎扎實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大力實施工業化的高質量提升戰略。新世紀以來,山東省工業佔GDP比重由2006年49.9%的峰值,逐年下滑至2019年的32.3%,年均下降1.35個百分點。“十四五”時期,我們必須堅持量質齊升的工作目標,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努力使制造業比重保持基本穩定,同時加快實現向先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要明確設定全省生產要素用於工業發展的總量目標及其總體格局,切實保障生產要素供給的基本穩定,引導形成更為充分的市場預期。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國家產業支持政策和跨地區要素交易市場,積極獲取土地、資金、勞動力、能源、供水等生產要素的外部增量﹔另一方面,深入推進全省資源配置的一體化進程,持續開展現有存量的潛力挖掘和二次開發,提高資源要素的利用效益。

要大力培育專業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中介等市場化運營主體,構建以科創服務產業為紐帶的科技成果研發與轉化應用新機制。加大對現有企業技術改造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自主可控技術研發,讓科技賦能高質量工業化。

繼續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山東省城鎮化水平已經超過60%,但仍處於快速發展區間。因此,應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為重點集聚方向,推進人口和其他各類資源要素的空間集中,以此提升經濟運行的總體效率,並為生態區、糧食主產區提供更多保護空間。

要率先推進創新型城鎮化,注重以發展理念創新、規劃布局創新、空間載體創新、工程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等路徑方法,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吸聚輻射能力。通過多層次普惠性的公共服務供給,多維度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現面向不同群體的包容型城鎮化。

發揚繡花精神,提高城鎮治理的精細化水平。綜合運用法律、市場、行政和社會自治等手段,通過目標量化、標准細化、職責分工明晰化等,形成以“精致、細致、深入、規范”為內涵的精細型城鎮化治理模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生產生活需求。注重城鎮化進程中的區域協調發展,以財政轉移支付、就業和社會保障的有機跨地區轉移接續等手段,確保區域利益和居民權益。

應超越龍頭之爭,以更具實質意義的濟青一體化帶動全省加快發展。要擺脫以地理距離為依據規劃區域空間結構的傳統思維,通過多種方式將時間距離和成本距離人為拉近,讓濟青兩市的協同效應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從而共同構筑起帶動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強大引擎。

突破“不接壤”概念,加強虛擬聯結和體制機制銜接,在重大科技平台、新型基礎設施、旅游市場開發等重點領域探索共建共享的新機制,深化城市間的分工協作。

繼續提升濟青之間公鐵水空的多樣化客貨聯系,加頻加密運輸班次,加快供應鏈物流管理等中間服務平台建設,促進城市產業布局一體化。深化膠濟城市帶和產業帶的規劃布局,壯大中間節點,以“二傳手”方式拉動濟青不斷擴大合作。

最后,加強城市智庫建設,加快治理現代化步伐。

隨著濟南、青島兩座城市經濟總量和人口集聚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產業生態和群體生態也日益多樣化,對此應強化城市新型智庫建設,圍繞城市產業發展、社會治理、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等重大問題,既開展直接、專門、快速反應的現實性研究,也提供必要的戰略預案儲備研究,從而更好支撐城市和區域長遠發展。

應著眼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科教強省建設,不斷完善創新平台體系和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不同主體、不同模式、不同路徑、不同方向的新型研發機構,在國內形成引領示范效應。在業已組建運行的新型研發機構基礎上,應著力構建完善全面均衡的科技創新促進體系,使戰略謀劃及其理論升華成為山東建設創新高地和提升區域“軟實力”的有力支撐,進而加快全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

(作者:顏培霞,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