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化轉型和產業互聯網建設推動糧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年01月26日16:50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山東是糧食生產、儲備和消費大省,更是糧食產業經濟強省,工業總產值2018年突破4000億元,2019年達到4212億元。數千家企業從事糧食流通,小麥粉、食用油等多項產能在全國領先,可謂產業興、龍頭壯、科技強、產品優。面對新時代,如何落實“三鏈協同”“五優聯動”,推動糧食產業經濟由“最大”到“更強”轉變,是擺在山東面前的新課題。2018年以來,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一屆黨組以機構改革為新起點,擔當作為、開拓進取,力推產業經濟強省建設,打造糧油區域公共品牌。特別是在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構建產業互聯網的全新方向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創新實踐的各項舉措逐步落地見效。

一、推動數字化轉型、構建產業互聯網,是新時代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已全面融入社會生產生活,在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家已連續出台物聯網、大數據、“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頂層設計,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作出戰略部署。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構建多層聯動的產業互聯網平台”,將產業互聯網上升至國家層面,通過推進企業級數字基礎設施、核心資源的開放,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最終實現整體經濟的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也要求各地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通過物聯網、電子商務等新途徑開展網上糧食交易,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創新“網上糧店”銷售新業態,開展精准營銷,促進產銷合作進入智能交易、智能支付、智能倉儲、智能物流、智能配送的新時代。

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一屆黨組成立后,一直在深入思考,山東作為一個糧食產業經濟體量超4000億元的省份,如何更好地實現“三鏈協同”“五優聯動”?新一屆黨組認為,一方面,要抓好優質糧食工程、建好示范市縣,通過“產業+規模”做大糧食產業鏈,通過“技術+賦能”做強糧食價值鏈﹔另一方面,結合山東實際,站在全新視角,必須將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與糧食的產、購、儲、加、銷進行深度融合,以糧食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構建產業互聯網來推動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二、找准職能新定位,深化“一個合作”,推動“三轉”

如何推動全行業在數字化、互聯網這樣的新興領域取得突破,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認為,作為政府部門,到位不越位,關鍵是深化“一個合作”,推動“三轉”。

——深化與互聯網科技企業合作。搭建產業互聯網平台,離不開互聯網科技企業。隻有深化與領先企業的全面合作,積極融入全球互聯網大生態,糧食行業自己的平台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近年來,山東省人民政府大力推進與阿裡巴巴集團和京東集團的合作,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平台建設以及普惠金融和智慧物流等方面的合作達成共識。2019年初,首個合作項目“齊魯糧油智慧交易平台”正式落地,各項部署次第展開﹔同年9月,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建糧食和儲備智慧大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在9月3日的糧食流通行業數字化轉型與產業互聯網建設高峰論壇上,“好糧有網”智慧交易平台宣布正式上線。上線一年多來,天貓、盒馬、菜鳥等阿裡相關板塊的實質性合作穩步推進,阿裡巴巴數字經濟體的綜合能力逐步融入糧食產業發展之中。

——在部門和行業大力推行“三轉”。一是職能轉變,著眼“服務”做文章,把優化服務作為出發點。“放管服”改革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和放管結合,作為糧食部門更要著眼優化服務做好文章。推動產業經濟發展,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僅積極安排政策和資金進行引導扶持,更要主動作為,緊貼行業發展需求,關注產業發展堵點,找准企業發展痛點,著眼於企業自身無法做、不好做和做不好的事情,主動擔當,提供公共性、普惠性的優質服務。為行業服務、為產業服務、為企業服務,是新時代糧食部門履職盡責的必然要求,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這一觀念上的轉變,為各項創新性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二是產業轉型,緊盯“數字”下功夫,把數字化轉型作為著力點。按照山東省政府2018年制定的數字山東建設規劃,2022年山東數字經濟佔GDP比重要達到45%以上。目前糧食行業直接或間接利用數據來引導資源快速優化配置的比例比較低,如何把傳統的各項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並實現數字化,是應當緊盯的工作著力點。實施轉型的先期路徑,就是為傳統的糧食企業特別是接一連三、處於產業鏈中間關鍵位置的糧油加工企業,提供一系列軟件、系統、平台等信息化工具,將原糧採購、生產管理、銷售訂貨等各環節業務實現數字化,在提升企業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逐步發揮數據在創新發展中的價值與作用。數據將成為企業積累的重要資產、社會儲備的重要資源、經濟發展的全新能源,為下步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開展更高層次的轉型發展創造先決條件。三是角色轉換,共創“產業”大平台,將構建產業互聯網作為最終落腳點。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促進糧食產購儲加銷各類主體利用互聯網進行上下游協同,實現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重塑與改造,逐步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即構建“產業互聯網”。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尋找整合多方資源,共同創建平台化大生態,通過深度融合與創新,才能成為產業發展的中樞和紐帶,真正為高質量發展服務。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積極轉變自身角色,與阿裡巴巴的項目團隊一起,面向行業企業,扑下身子做“小二”、當“保姆”,一切從企業發展需要出發,企業需要什麼就做什麼,企業需要怎麼做就怎麼做,產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始終積極穩妥、高效有序地推進。

三、三年三步走,進展順利,成果喜人

“好糧有網”項目自2019年3月正式啟動以來,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9年完成一期項目,全面建成糧油電商平台。開發建設了普惠性、公益性的糧油專業電商平台,具備B2B(批發)、B2C(零售)等各種功能,以及網頁版、APP及H5等各種展現形式,還上線了為企業打造私域流量的微信小程序等,均可實現全流程交易,並對接多種支付渠道。“好糧有網”的主題館管理功能已在德州、臨沂、煙台、濱州、菏澤等市應用,供轄區內企業成體系地進行線上宣傳推介和展銷展示。目前平台已入駐企業近400家,上架商品5000多款,先后為第二屆、第三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以及第二屆、第三屆全省糧食產業博覽會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展示展銷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期間,“好糧有網”組織全省糧油加工企業開展“齊魯糧油”超低價專供湖北活動,開辦“戰疫糧油一元店”進行線上精准捐贈對接,累計捐贈近10萬斤優質糧油﹔上線“不見面”消費主題館,組織開展“齊魯糧油暖春行、平價包郵惠齊魯”活動,面向京、滬、鄂等重點地區上線穩供保價館,均取得了良好成效。與阿裡巴巴聯合舉辦的多場數字化轉型研修培訓,也為轉型發展集聚了大量人才。

——2020年建設二期項目,重點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圍繞原糧採購、銷售訂貨、質量追溯、物流協同、供應鏈金融、無人門店等糧食企業生產經營全鏈條進行互聯網創新應用,設計開發相關業務軟件和平台功能,向企業提供高度綜合並全面協同的全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打造轉型標杆。基於螞蟻區塊鏈技術搭建的糧食流通領域聯盟鏈,開展質量追溯和供應鏈金融等關鍵應用示范。德州發達面粉集團作為重點打造的試點企業,應用原糧收購模塊,實現企業在線發布收購需求、貨主網上響應並預約售糧、司機接單后憑二維碼送貨到廠完成各環節作業,各類主體在線協同,業務數據互通共享。該功能上線五個月,完成原糧交易47萬噸,交易額11.8億元、物流運輸2.1萬車次,其中94%為自主預約。與恆豐銀行簽署戰略合作,推進供應鏈金融服務,原糧購銷環節的應收賬款融資產品——應收貸成功上線,首筆即發放2000萬元。

——2021年實施三期項目,著力打造產業互聯網平台。三期項目已通過財政部門預算評審並進入政府採購程序,將以“數字化新基建”為主題,以人工智能應用為創新點,按照“三鏈協同”“五優聯動”的理念,圍繞“產購儲加銷”體系,優化供應鏈,整合物流和金融服務,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先進網絡科技,將借助數據和信息串聯到一起,打造全行業全鏈條的全數字化應用場景,實現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協同,優化和穩固供應鏈,為提升糧食產業發展質量和更好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新動能。(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偉華)

(責編:宋歌、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