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評價體系創新: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機制改革成績斐然

2021年01月19日15:38  來源:大眾網
 
原標題:社科評價體系創新: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機制改革成績斐然

圖片

在山東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山東省社科界即將迎來五年一次的盛會——山東省社會科學界第八次代表大會。

不負時代守正創新,不負使命昂揚奮進。山東省社會科學界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五年來,山東省社科聯按照“黨建工作全面加強,業務工作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帶領全省社會科學工作者,求真務實、攻堅克難,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推動“十三五”時期社會科學工作躍上新台階。

從即日起,我們將開設“喜迎山東社科界八大”專欄,首先推出《守正創新 昂揚奮進——山東省社科界第七次代表大會以來省社科聯工作巡禮》系列報道,從黨建引領培根鑄魂、社科評價體系創新、應用對策研究創新、“雲科普”體系創新、社科普及活動創新、人才選育舉介創新、平台陣地培育創新等方面,回顧五年來山東省社科聯的發展歷程,激勵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砥礪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匯聚起磅礡社科力量,在努力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再寫華章。

社科評價體系創新: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機制改革成績斐然

——山東省社科界第七次代表大會以來省社科聯工作巡禮之二

學術評價,關系學術導向、學術水平、學術生態,歷來是學界之公器、重器。科學權威的評價體系和成果導向,是扶掖人才成長、推動學科建設、引領學術發展的強大動力。

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省政府頒發的全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最高獎,始於1983年,至今已組織了34次,共評出優秀成果7688項。獎項分為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特等獎每年不超過2項(可以空缺),一等獎每年不超過30項,二等獎每年100項,三等獎每年120項﹔對山東省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的成果,通過投票確認直接授予特等獎或一等獎,不佔當屆獎項名額。近年來,在省委宣傳部、省社科獎評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省社科界的共同參與和大力支持下,省評獎辦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社科獎評價標准、監督機制和評選制度,堅持有什麼漏洞和不足就糾正什麼,在提升評獎的公信力、權威性、精准化上狠下功夫,堅決杜絕政治把關不嚴問題、人為操作問題和社會不良影響問題,業已形成了一整套較為科學規范的評獎體系,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反響,評獎在“正導向、樹新風、出精品、育人才”等方面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備受全省社科界乃至全國社科聯系統的廣泛贊譽,評獎經驗在《光明日報》內參刊發,獲劉家義書記等省領導批示。社科評獎以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山東省文化創新獎”。

圖片

一、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和價值取向,推動評獎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健康發展

評獎評價是學術研究的“衡量器”和“指揮棒”,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導向作用。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引導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尤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研究,加強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山東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不斷推出富有時代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研究成果。

圖片

圖片

在意識形態方面,認真履行意識形態責任制,將把好意識形態關挺在前列,扎緊意識形態問題的籠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違背四項基本原則和表述不清、表達模糊的政治觀點,無論是在成果申報階段,還是在成果評選階段,都毫不放鬆對任何一項成果的政治審查,防止帶著問題參評。特別是2020年,首次設立意識形態審讀審查會議環節,共發現了15項成果有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對這些成果,省評獎辦高度重視、審慎對待,區分不同情況,進行了妥善處理,嚴防問題成果入選。在學術創新方面,評獎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引導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積極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和科研方法創新,推動形成基礎研究和智庫應用研究相輔相成、學術研究和成果應用相互促進的良好態勢。在弘揚學風方面,堅持評獎與廉政之風緊密融合、與紀律嚴明一體推進,注重引導社科工作者樹立嚴謹治學的科研態度,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鼓勵多出帶“泥土氣”、接地氣的研究成果,多出有高度、有“魯味”的研究成果,多出扛鼎之作,切實將學問寫在中國大地上。在推出精品方面,評獎堅持質量為上,遵循嚴謹規范、客觀公正的原則,逐步探索了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社科優秀成果評價體系,努力取得社會各界普遍認同的社科評價“最大公約數”,同時建立完善優秀成果推介制度,把優秀研究成果真正評出來、推廣開,不斷增強評獎在促進社科事業繁榮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全面加強組織領導,營造風清氣正的評獎環境

為確保評獎工作順利進行,專門成立了省社科獎評選委員會和省評獎辦,評選委員會下設評審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明確職責分工,全面加強領導,推動評獎工作高標准、嚴要求地組織實施。評選委員會是評獎活動的領導機構,主要由省直有關部門和山東省高校、黨校、社科院等單位具有一定學術和理論造詣的領導同志及省社科聯有關同志組成,對評獎工作進行具體組織指導,審定評獎規則和獲獎成果。評審委員會是評選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機構,由省委宣傳部和省社科聯相關人員組成,負責審定各專業學科組召集人和成員組成、對成果進行審核把關等。監督委員會是評獎工作的監督機構,負責對專家抽選、客觀賦分、評選會議各重要環節進行監督,由省紀委省監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省委宣傳部理論處、省社科聯紀檢人員和部分社科專家代表組成,並派員進駐各學科組,對評獎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督,對違規違紀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圖片

圖片

評獎會議期間,評選堅持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由評選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實行集體民主決策,避免少數人或個人說了算。評審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領導同志自覺駐會,及時碰頭研究解決評獎中遇到的有關問題。所有參會領導同志都堅持以身作則、身正為范,公開表示不打一個招呼、不遞一個條子、不施加任何壓力,並隨時對評獎各個環節、各個必要場所進行巡視督查,以實際行動維護社科優秀成果獎的聲譽,帶動形成了良好的評獎氛圍。

三、實施社科評獎“流程再造”,有效確保評獎程序公開、透明、高效

堅持未雨綢繆、科學謀劃,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探索形成了“一條龍貫通、三個工作流程配套”的十分嚴密的評獎組織程序,“一條龍貫通”是指環環相扣的整個程序,包括網上申報審核、成果發布、重復率檢測、各授權單位組織推薦、書面材料報送、書面材料審核、意識形態審讀會議、抽取客觀賦分審核專家、客觀賦分、隨機抽取主觀打分專家、專家接龍打分、隨機抽取會議評選專家、專家會議評選、省評委會審定、公示、公布、表彰獎勵等環節﹔“三個工作流程”是指專家工作流程、聯絡員工作流程、監督員工作流程。各個環節總體把握、密切銜接、有序推進,各個流程規范操作、到點銷賬、有條不紊,在細節上做足繡花功夫,及時研究解決問題,形成了上下協同、合力推進的良好局面。成果首先在申報平台全文發布、展示,按照比例分配推薦指標,由授權單位自行組織推薦﹔省評獎辦對成果申報情況、評選過程、評選結果等進行新聞發布﹔整個評選不照顧平衡名額,不突破獎項總數﹔重點環節如指標分配、抽取專家、確定召集人、錄入分數等全部實行陽光集體操作﹔特等獎和一等獎的投票,直接用大屏幕當場顯示票數和結果,切實增強評選工作透明度。

客觀賦分環節,每個學科組由兩名專業人員賦分,一名審核專家審核,打完本學科組分數后,兩個學科組進行對調,重新賦分並審核,因此一份成果最終由四個人打分、兩個專家審核,共有六個人確定一項成果的分數,還要當場將客觀賦分結果告知作者本人,如有異議可提出再當場復核,徹底消除作者的擔心和疑慮。在學科組細化方面,堅持“專業人評專業成果”的原則,2020年將以往的10個學科組細化為15個學科組,其中哲學社會學、文學語言學、文化學、教育學、歷史學5個學科組劃分哲學、社會學、文學、語言學、民族學與文化學、藝術學、教育學、心理學、歷史學、考古學等10個小學科組,使評選結果更有說服力。在接龍打分方面,每個學科組隨機抽取5名左右專家,採取接龍打分形式進行,每名專家互不見面。所有專家全部打完后,在紀檢人員監督下,開封記錄分數,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剩余分數取平均數作為該成果的專家評選得分。之后仍然按照11個學科組組織專家評選會議,每個學科組根據二級學科統計成果數量多寡制定的方案,隨機抽取數量不等的專家參加會議,開幕式后,各組專家回到各自會議室,按照前期成果得分排序進行充分討論,實名投票確定本組二三等獎獲獎成果,同時推薦本組特等獎、一等獎候選成果。在傳閱候選成果的基礎上,舉行全體評選專家會議,介紹特等獎和一等獎候選成果情況,投票產生特等獎和一等獎。不論哪個環節、哪個流程,均用嚴謹規范的制度來推進實施,確保每一位評選專家都認真評選每一項成果,每一項成果都能得到科學評判。

圖片

圖片

四、構建具有山東特色的學術評價體系,不斷提升社科評獎的規范化、科學化、精准化

學術評價體系在社會科學發展中處於神經中樞地位,“牽一發而動全身”。近年來,評獎辦堅持以學術質量、社會影響、實際效果為衡量標准,在廣泛調研和深入學習國內外學術評價做法的基礎上,結合山東實際,量身打造了一套“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客觀分和主觀分相加權、基礎理論研究和智庫應用普及研究相並重、同行評價和學科細化相一致”的學術評價體系,並根據實踐發展及時修改、豐富和完善。

與此相對應,我們認真研究制定了基礎理論類和智庫研究成果、應用與普及類客觀賦分評價標准,詳細界定並劃分客觀基礎分值和反響分值,對出版、發表、結項、批示的層次級別,對轉載、觀點摘登、引用、批示、採用等影響因子分別設定指標,並對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和分值。重新制定專家主觀賦分標准,劃定四個等級,分別從創新程度、綜合水平、研究難度、成果價值等方面,對成果的選題、創新、研究方法和意義進行綜合評判。同時根據總體不同獎項獲獎數量和申報數量的關系,首次劃分主觀賦分區間,將專家70分的定性評判劃定A、B、C、D四個區間,拉開分值,進一步增強了區分度和評判效果。在主觀賦分環節,讓評審專家隻關注成果本身、關注內容質量,以成果質量論英雄,這就進一步引導廣大專家學者潛心治學、不圖虛名,以實實在在的研究奉獻更多精品力作。另外,為提升同行評價的科學性,在專家結構方面進行創造性的改進,邀請省外權威專家參與評選,尤其是在一些小學科、冷門學科方面,能夠以更高的公認度對成果作出甄斷。

圖片

五、全方位加強紀律監督,最大限度地體現公正性、嚴肅性、權威性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紀律嚴明是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整個評選著眼於防范風險點,全面堵塞漏洞,嚴防人為干擾,以獨立、安靜、公正的評獎環境保証了評選結果的可信度。一是建立嚴格的制度規范。先后制定出台了《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辦法》《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獎勵意見》《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工作實施細則》《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意識形態管理監督辦法》《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基礎理論(A)類成果客觀分數評價標准》和《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智庫研究成果、應用與普及(B)類成果客觀分數評價標准》《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評選紀律要求》等文件規定,嚴明紀律規矩,強化監督管理,推動評獎順利實施。二是引入高考監督管理模式。採取全過程監管模式,整個評選工作從成果申報環節就置於公示監督之下,比如,抽選評審專家、打電話通知專家與會都要嚴格監督、專用手機進行信息聯系﹔聯絡員和監督員採用抽簽辦法確定學科組,輪換統計各學科組分數﹔評選會議實行封閉管理,啟動監控設備,統一管理個人手機,撤銷房間電話、電腦和無線網絡﹔專家實行分批報到,分批乘車前往會議地點﹔實行背靠背打分﹔專家簽署誠信承諾書,與工作人員實行雙向監督﹔在《大眾日報》公示獲獎成果的同時,公布評選專家、客觀賦分審核專家和監督人員名單等等。三是與評審專家約法三章。制定了十分嚴格的制度規定,要求任何專家評選期間不得詢問其他評審專家的名字和單位,工作需要時,最多隻能詢問姓氏﹔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凡是與評審專家見面必須兩個人以上﹔任何人都要接受24小時監控。另外,專家遴選堅持輪換和回避原則,同一個部門、單位在同一學科組的專家隻能有1人。四是創新實行社會監督。2020年評獎在專家監督、紀檢監督、媒體監督的基礎上,首次實行社會監督,聘請4名政協委員參與監督,有效提高了監督成效。

評獎改革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反響,很多專家對本屆評獎給予高度評價,比如山東大學文藝美學中心主任譚好哲教授說:“不少獲獎者的名字我都不熟悉,獲獎成果分布也都不是業內都知道的老面孔,說明年輕學者成長起來了,這是個好現象。”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增福說:“成果中不乏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和醫養結合、高速交通等現實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積極踐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院院長章嵐也贊賞說:“評獎更加公平公正,對認認真真做學問的學者是一種鼓勵”。

圖片

山東省社科聯學術部 供稿

(責編:宋歌、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