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鎮、街道需要達到什麼條件?山東標准來了

2021年01月02日09:30  來源:省政府網站
 
原標題:設立鎮、街道需要達到什麼條件?山東標准來了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山東省設立鎮標准和山東省設立街道標准的通知

魯政字〔2020〕271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山東省設立鎮標准》和《山東省設立街道標准》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設立鎮標准

一、總體要求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城鎮發展規律,與全省城鎮化發展進程相適應,穩妥有序推進。

(二)符合行政區劃調整的基本原則和方針,立足於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的要求,有利於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和城鎮規模結構。

(三)具備良好的區位條件和發展潛力,有利於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有利於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四)設立鎮可採取撤鄉設鎮、鄉鎮合並、結構性調整等方式進行,但原則上要堅持撤一設一、撤多設少,不得違反機構編制管理的政策規定。

二、基本條件與指標

(一)人口與面積方面。

1.擬設鎮的鄉轄區常住人口不低於3萬人,建成區常住人口不低於0.5萬人。

2.擬設鎮的鄉建成區面積不低於1.5平方千米。

(二)經濟發展方面。擬設鎮的鄉連續兩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或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居所在設區的市所轄鄉的前30%,同等條件下人均值高的鄉優先調整。

(三)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方面。

1.擬設鎮政府駐地道路硬化率100%,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在98%以上,地名標志設置率100%,飲水安全達到國家標准,電力、通訊、廣播電視設備完備,建有成規模的集貿市場。

2.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在擬設鎮政府駐地設置配備辦學條件達到2類標准以上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建有符合國家和省規劃設置原則與建設標准的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符合每百戶居民30平方米標准的比例達到100%,文化、體育、養老及社會福利設施較為完善。

三、鎮的調整優化

1.分設鎮堅持從嚴控制的原則,確需分設鎮時,原鎮和新設鎮均不得低於撤鄉設鎮條件規定﹔分設時,要加強統籌協調,確保鄉鎮級行政區數量保持穩定。

2.採取鎮與鎮(鄉)合並、鄉鎮規模調整等方式對現有鎮、鄉進行優化整合,要注意根據不同地區鄉鎮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建設現狀及農村生產方式的差別,合理配置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統籌鄉鎮教育、衛生設施布局,繼續完善被撤地區駐地的生產、生活服務功能,對撤並后不便於學生上學、群眾就醫、百姓辦事的鄉鎮,不得撤並。

3.要與鄉鎮(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機構編制管理等政策要求相銜接,嚴格控制行政機構、事業單位設置,嚴禁突破現有編制數和實有人數,確保財政供養人員隻減不增。

四、可適當放寬設鎮條件的情形

(一)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鄉合並設鎮或者鄉並入鎮的﹔

(二)毗鄰省級行政區域界線的鄉或者省級以上開發區、高新區等覆蓋范圍內的鄉﹔

(三)建有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的鄉﹔

(四)區位優勢明顯,能夠助推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城鎮結構布局的鄉。

以前三種情形作為放寬條件擬設鎮時,定量指標原則上不低於本標准“基本條件與指標”中人口與面積方面所設定指標值的80%。

五、其他

本標准由省民政廳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省民政廳要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對該標准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水平以及城鎮結構體系,對該標准進行調整。

山東省設立街道標准

一、總體要求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尊重城市發展規劃和內在規律,與全省城鎮化發展進程相適應,堅持服務大局、服務發展,積極有序推進。

(三)符合行政區劃調整的基本原則和方針,立足於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的要求,有利於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規模結構﹔有利於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四)設立街道可採取撤鎮設街道、結構性調整等方式進行,但原則上要堅持撤一設一、撤多設少,不得違反機構編制管理的政策規定。

二、基本條件與指標

(一)國土空間規劃方面。擬設街道的鎮建成區整體位於設區的市、縣(市)中心城區的城鎮開發邊界內。

(二)人口與面積方面。

1.擬設街道的鎮常住人口在5萬人以上。

2.擬設街道的鎮建成區面積佔轄區面積比例達到上年度全省鎮域建成區面積佔比的平均水平﹔鎮建成區面積佔比達到20%以上的,可以不受本標准“基本條件與指標”中人口、面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指標的限制。

(三)經濟發展與城鎮化方面。

1.擬設街道的鎮連續兩年全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或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低於設區的市所轄鎮同一指標的平均值﹔或者擬設街道的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或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指標值位居所在縣(市、區)所轄鎮的前30%。

2.擬設街道的鎮城鎮化率在設區的市所轄鎮中位居前30%﹔鎮域人口城鎮化率達到上年度全省城鎮化率平均水平的,可以不受本標准“基本條件與指標”中人口、面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指標的限制。

(四)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方面。

1.擬設街道的鎮政府駐地的市政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道路硬化率100%,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在98%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不低於上年度全省鎮域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的平均水平,地名標志設置率100%,飲水安全達到國家標准,電力、通訊、廣播電視設備完備。

2.公共服務設施較為齊全。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在擬設街道的鎮駐地設置配備辦學條件達到2類標准以上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要求設置養老服務設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符合每百戶30平方米標准的比例達到100%,文化、體育以及社會福利設施較為完善。

三、街道的調整優化

(一)街道的拆分。現有街道人口和面積規模較大,建成區面積佔轄區面積80%以上、城鎮化率達90%以上的,可以視情拆分,拆分時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拆分后各街道行政區域面積不低於2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不少於7萬人。

2.社區便民服務機構和設施滿足群眾基本生產生活需求。

(二)街道的撤並。現有街道人口或面積規模較小的,視情予以撤並。撤並可採取直接並入一個街道或拆分后並入多個街道的方式﹔撤並后轄區常住人口規模一般應在5-7萬人。拆分(撤並)街道時,不得將其全部或部分行政區域並入鄉鎮,防止逆向調整。

街道的拆分與撤並要與鄉鎮(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機構編制管理等政策要求相銜接,嚴格控制行政機構、事業單位設置,嚴禁突破現有編制數和實有人數,確保財政供養人員隻減不增﹔要統籌考慮優化城鎮結構體系和空間布局,達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城鎮化規劃等明確的目標任務與要求。

四、適當放寬設街道條件的情形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適當放寬設街道條件,其定量指標原則上不低於本標准“基本條件與指標”中人口與面積方面所設定指標值的80%。

(一)承接全省或市域內重大城市工程項目、重要交通樞紐的鎮。

(二)對於增強城市輻射帶動力、綜合承載力有明顯作用的鎮。

五、其他

本標准由省民政廳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省民政廳要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對該標准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水平以及城鎮結構體系,對該標准進行調整。

抄送: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監委,省法院,省檢察院。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12月31日印發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