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成:關於《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2020年12月22日10:29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原標題:孫立成:關於《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關於《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孫立成

  受市委常委會委托,我就《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濟南在新的起點上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極為關鍵的五年。制定好我市“十四五”規劃,對於動員和激勵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現濟南高質量發展,確保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市委高度重視建議稿起草工作,成立了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我和孫述濤同志任組長,邊祥慧、蔣曉光、鄭德雁同志任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承擔建議稿起草工作。起草過程中,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調查研究貫穿起草工作始終,謀劃提出了一批“十四五”時期需要安排的重大事項,組織開展了“十四五”規劃意見建議百日征集和“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共收到社會各界意見建議1500余條,對較有參考價值的400多條意見進行了研究吸收。從11月中旬開始,我先后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部分區縣委書記座談會、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代表座談會、基層代表座談會、黨外人士座談會等一系列座談會,當面聽取社會各界對制定我市“十四五”規劃的意見和建議。

  起草組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深入分析研判,充分吸收各方意見,認真做好建議稿起草工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后,起草組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對建議稿進行認真討論、反復修改。11月30日,建議稿印發各區縣黨委、功能區黨工委和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征求意見。市政協常委會專題開展協商議政,形成了《關於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的建議案》。12月2日,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對規劃編制和建議稿起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起草組按照會議要求,結合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對建議稿作了進一步修改。12月9日,市委常委會對建議稿進行了審議,並決定修改完善后在一定范圍內再次征求意見建議,包括征求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

  征求意見過程中,各方面對建議稿給予充分肯定,並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主要集中在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強化科技創新核心地位、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更高水平推進改革開放、更加注重民生投入、深化污染治理等方面。起草組認真梳理、逐條分析,能吸收的意見建議在建議稿中作了充分吸收,有些比較具體的意見建議,擬於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中予以考慮。建議稿起草期間,市委常委會召開了兩次會議進行審議,形成了這次全會審議的建議稿。

  建議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對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和省委對濟南工作的部署要求,對“十四五”時期我市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統籌安排。起草中注意把握了以下方面:一是堅持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貫穿全篇,持續深化思路、創新政策、完善舉措,一以貫之推動落實落地。二是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國家重大戰略和省委重點部署中找准位置、謀劃思路,對“十四五”時期濟南發展的目標方向、重要舉措和重點任務等重要問題作出明確回答,使規劃建議更具宏觀性、戰略性和指導性。三是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統一,既從“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倒推,厘清未來五年和十五年必須完成的任務,又從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順推,提出一系列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措施,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四是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認真總結提升“十三五”規劃實施中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又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拓展延伸新內涵新要求。五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促進共同富裕,持續增進民生福祉。這裡,我就其中需要把握的幾個重點問題作簡要說明。

  第一,關於准確把握濟南在新發展階段的重要特征。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科學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坐標,為我們在新階段謀劃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經過全市上下不懈努力,濟南的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發展質量、發展生態發生深層次、系統性轉變。可以說,濟南發展階段轉換和國家發展階段的升級高度契合,呈現出一系列趨勢性、關鍵性的新特征、新變化,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國家區域戰略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把濟南推到了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最前沿。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更是把濟南放在了國家發展大局、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和區域協調發展布局的戰略高度、全局角度、生態維度,來審視、定位和謀劃,這是國家給濟南提出的最新戰略定位、最新戰略布局和最新發展目標。這次省委全會又明確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濟南迎來了加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站在更高起點上發展空間更加廣闊。省會經濟的龍頭正加速揚起,經濟總量即將邁上新的重要台階,這在濟南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常住人口即將突破一千萬,為我們融入國內大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巨大空間和勢能;轄區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裡,有效拓展了濟南發展腹地,濟南正逐步崛起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資源要素集聚能力更加強勁。當前資源要素向優勢區域集中的態勢越來越明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濟南作為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山東半島城市群核心城市和省會經濟圈龍頭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活躍的優勢地區,產業和人口等資源要素正加速匯聚,近3年濟南戶籍人口每年淨增10萬人以上,在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位居第8位,資源要素集聚優勢日益凸顯。高質量發展的特征更加鮮明。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緊緊扭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關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產業能級不斷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濟南數字經濟佔比超過4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超過50%,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過60%,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取得新突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穩、動力更足。城市內涵發展的趨勢更加明確。濟南的城市發展正在由外延拓展向內涵提升轉型,“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破題起步。濟南被評為“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連續三年位列全國文明城市測評省會和副省級城市第1名,城市形象和美譽度不斷提高,正向著精明增長和品質提升的方向邁進。

  基於以上考慮,建議稿在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內涵和特點基礎上,充分認識濟南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綜合分析濟南發展的新形勢新趨勢,從推動重大戰略落地、優化城市發展布局、著力提升城市能級、持續彰顯城市品質、努力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謀劃部署,有利於我們更好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不斷開創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第二,關於“十四五”規劃目標和到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進入新發展階段,省委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開創”要求和囑托,確定了到2025年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2035年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省的總目標。濟南作為省會,在全省的地位舉足輕重,省會興、則全省興,濟南強、則山東強。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征程,要求濟南必須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奮力譜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篇章。這是貫穿濟南“十四五”時期以及到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統領性目標,也是濟南落實“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努力方向。

  關於“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建議稿提出到2025年,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取得顯著成果,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實現新跨越。圍繞全面展現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的美好前景,建議稿提出了實現綜合實力、發展質量、改革創新、對外開放、城市品質、治理效能、民生保障“七個新跨越”。這“七個新跨越”,立足於新發展階段濟南的方位特征,系統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使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的目標更加具體、內涵更加豐富、標准更加清晰,有利於全市上下找准定位、加壓奮進,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既定目標接續奮斗。圍繞如何加快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建議稿提出在科技創新、高端智造、文化旅游、生態文明建設、醫療康養、基礎設施建設、數字賦能、民營經濟、縣域經濟、鄉村振興等十個方面取得新突破的實踐路徑。這是落實中央“十四五”規劃重要部署和省委“十四五”規劃重點任務的具體安排,是濟南厚植基礎優勢、補齊短板弱項的系統謀劃,也是濟南增強發展后勁、釋放發展活力的重大舉措。總的看,“七個新跨越”“十個新突破”,是我市“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目標要求和關鍵抓手,也是濟南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的顯著標志,有利於提振發展信心,更好地凝聚起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的強大合力。

  關於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稿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全國重要的區域經濟中心、科創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初步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這一目標與濟南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相匹配,與濟南的發展基礎和潛力相符合,與全市人民群眾的願望和期待相一致,必將激勵全市上下牢牢咬住這一目標不動搖,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中彰顯省會擔當,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大力量。同時,建議稿從綜合實力、發展格局、社會治理、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進行展望,為我們描繪了一座宜業宜居、宜樂宜游、充滿活力、令人向往的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光明前景。

  第三,關於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要找准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有機銜接起來。這“四個有機銜接”,在濟南都有實施的條件和載體:區域重大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體功能區戰略——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還擁有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其中,深化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居於統領地位,重在體現濟南作為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擔當;深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更好服務全國區域發展布局優化提升,重在體現濟南銜接南北的戰略地位作用;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是濟南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優化空間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重在體現濟南新舊動能轉換的示范引領作用;建設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是濟南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載體,重在體現濟南“為國家試制度”的責任使命。建議稿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充分體現“四個有機銜接”要求,統籌謀劃、一體推進。

  濟南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的省會,產業體系相對完備,擁有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8類,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潛力,擁有豐富優質的科技創新資源,擁有日益完善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具有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良好基礎和條件。同時,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格局下,濟南將逐漸成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並進的重要戰略鏈接,由經濟外向度不高、資源和市場偏重於國內的短板弱項,轉化為深化區域協作、深耕國內市場、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市場的比較優勢。綜合分析,濟南完全有責任、有能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建議稿把“必須融入新發展格局”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結合濟南在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比較優勢,作出了具體安排部署。強調堅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大力促進消費升級,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著力破除影響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消費與投資協調互動、供給與需求動態平衡,加快融入國內大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建議稿提出要深度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優化國內國際市場布局、商品結構、貿易方式,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產業競爭力、提高經濟外向度,更好促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貫通,在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展現更大作為。

  第四,關於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10月5日,中央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與“十四五”規劃的時間節點高度吻合,而且在目標定位上契合相通,在具體任務上一脈相承。從一定意義上講,《規劃綱要》是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角度,對“十四五”規劃《建議》的具體化。濟南在黃河流域《規劃綱要》中佔的分量很重,多處直接點到濟南,賦予了濟南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新的使命擔當,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濟南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厚愛。這些新要求、新使命是濟南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必答題”,是必須要交出滿意答卷的。因此,我們在制定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堅持與落實黃河流域《規劃綱要》有機結合,統籌謀劃、精准對接、一體推進,確保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在濟南不折不扣得到貫徹落實。

  基於以上考慮,建議稿把深入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作為單獨一章進行了安排,圍繞“國家需要我們干什麼、我們能干什麼、我們必須干什麼”,提出了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力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加快建設綠色生態走廊、聚力創建節水典范城市、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引領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等六項重點任務。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標杆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在保護母親河、打造幸福河偉大事業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

  第五,關於突出科技創新核心地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浪潮視察時強調,創新驅動、新舊動能轉換,是我們是否能過坎的關鍵;關鍵技術、核心技術、高新技術,要靠自己;要堅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組織配置人力、財力攻克一批受制於人的關鍵核心技術,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科技創新是決定濟南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是引領濟南未來發展的關鍵變量、第一動力。黃河流域《規劃綱要》將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作為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的首要任務;省委給我們提出的打造“五個濟南”的目標要求,把“科創濟南”放在了首位。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囑托,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核心位置,健全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優化創新生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在新一輪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建議稿聚焦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從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等方面提出一攬子工作舉措,努力把濟南建設成為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第六,關於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入新發展階段,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對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等都有了新的更高期盼。我們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聚焦群眾所需所急所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

  建議稿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之一,貫穿體現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圍繞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會標杆,從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意見和建議,全面推進“五個振興”,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圍繞滿足群眾對宜居宜業環境的需求,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整治力度,全面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泉城。圍繞人民健康問題,提出實施健康濟南行動,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推進健康城市建設。特別是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衛生短板,強調建成醫防融合、平戰結合的專業化、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全面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圍繞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提出著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完善兜底性養老服務設施,多渠道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加快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大力營造尊老敬老養老愛老的社會氛圍。

  第七,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設置專章對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系統部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為我們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市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我們必須增強風險意識,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把各項困難、各類風險估計得更充分,思考得更深入,注重抓重點、堵漏洞、強弱項,切實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之時,把安全風險化解在成災之前,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為此,建議稿也設置專章對統籌發展和安全進行部署,提出全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加強系統治理,從堅決捍衛政治安全、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全面加強經濟安全、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等方面作出安排,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濟南,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營造安全環境。

  同志們,審議通過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是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希望大家深入思考、認真討論,進一步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使建議稿更加完善,圓滿完成全會各項任務!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