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傳濱: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 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2020年11月20日13:57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入歷史交匯點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確定十四五時期“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等重大目標,並作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等戰略部署。我們要主動適應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以更高站位標准履行政法使命、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濟南,確保五中全會精神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一要牢牢把握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優勢,著力激發市域社會治理新動能。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市域社會治理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証。要健全完善黨委領導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實現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和黨的聲音在市域社會治理中的全覆蓋,使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過程成為不斷夯實黨執政根基的過程。要總結推廣市中區樂山小區社區以“庭院黨建”為核心的社區治理機制,大力推進“黨建+社會治理”工作模式,以創新基層黨組織為手段,以增強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為重點,真正激活基層黨組織的“神經末梢”,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為社會治理的堅強堡,把黨的領導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

二要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根本立場,著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新成效。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重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治理的核心價值觀。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尊重民意、匯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貫徹到社會治理的全過程,讓人民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堅持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服務是最好的治理,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延伸,加快推進社區服務標准化建設,全面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達到“寓治理於服務、以服務強治理”的良好效果。

三要牢牢把握共建共治共享這個基本方向,著力拓展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要秉持開放多元、聯動融合、互利共贏的理念,全面夯實共建基礎、打造共治體系、創新共享機制,以激發群眾動力、社會活力和市場潛力為重點,構建多方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的政策體系,推出更多共建共治共享的濟南方案。群眾是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活力源泉,要推廣歷下區千佛山街道“商量著辦”、天橋區北關社區“黨員提案制”等做法,進一步發揮社區居委會主體作用,調動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轄區單位等參與共建共治,凝聚起社區治理的強大合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培育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會組織,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市場化水平。廣泛開展平安創建活動,鼓勵和引導更多企事業單位參與社區治理,讓千千萬萬微治理釋放出大能量。

四要牢牢把握智慧賦能這個強大支撐,著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新引擎。“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既是治理理論的偉大創新,更是治理方式的深刻變革,“智治”正式成為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要堅持把“智慧治理”作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最大增量”,全面打造智慧城市“安全大腦”,建設“智慧政法”示范應用城市,推動社會治理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高標准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加速系統集成、資源整合,打破數據壁壘,實現信息數據由“面上收集存儲”向“深層解析研判”轉換升級,構建智慧驅動、跨界融合、協同高效的社會治理新模式。精心培育智慧服務品牌,推廣市中區“智慧安防社區”建設經驗,打造立體化實景智慧安防平台,提升村居管控智慧化水平。深度拓展智慧應用空間,從惠民利民便民小事入手,推出人性化、多樣化應用場景,以智慧化精准賦能有效破解社會治理難題。

五要牢牢把握社會安定和諧這個終極目標,著力呈現市域社會治理新氣象。社會安定和諧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必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等戰略部署,把防控化解重大矛盾風險、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社會和諧不和諧、穩定不穩定作為檢驗市域社會治理成效的根本標准,健全重大矛盾風險防控化解機制,防止各類矛盾風險向外溢出、向上傳導,筑牢維護安全穩定的市域防線。創新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重大決策、重大項目、重大活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推動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各類矛盾風險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建立健全以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三位一體”的源頭防控化解體系,在街道、社區打造信訪、調解、仲裁、訴訟等“一站式”矛盾糾紛解決平台,讓群眾有地方說理、有人解難紓困、權益得到保障。深刻汲取疫情防控經驗教訓,牢固樹立“平戰結合”理念,建立完善平戰結合、平戰轉換機制,提升實戰水平,確保“平時好用、戰時管用”。

(作者系濟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秦傳濱)

(責編:邢曼華、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