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一早,在山東省濱州工業園內,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的中央廚房一片忙碌。一輛輛冷鏈物流車裝上加工好的主食、肉、菜等半成品,送往中裕在濱城區直營的29家“中裕快餐”連鎖店、承包的幾十家單位食堂。新鮮出爐的面包、蛋糕、饅頭、包子等,被送到中裕自營的多家蛋糕店、主食店、社區超市。
從小麥育種,到飯菜上桌,一粒小麥轉化出了10大類、500多種產品。面粉廠出身的中裕打造了一條龐大的小麥產業鏈。
在中裕,小麥隻有30%的精華部分用來生產各類專用面粉,進而做成面條、饅頭等主食﹔次粉和中路粉進入深加工,生產蛋白粉、食用酒精、胚芽油、膳食纖維等產品。酒糟等副產物與鮮貯玉米、麥麩等配比,用來養豬。豬糞用來制造沼氣,進行熱電聯產﹔沼液、沼渣用來種菜。面、菜、肉一部分直接銷售,一部分加工成食品,直接賣給終端消費者。
“三產融合的模式創新,是中裕的核心競爭力。”中裕食品總經理張志軍說,中裕的面粉加工全部使用自產小麥﹔餐飲食材主要使用自產面粉、肉、蛋、蔬菜,其他食材從原產地直購,確保了全鏈條產品優質。種、養、加鏈條之間可變廢為寶,如小麥加工后的副產品制成液體蛋白飼料,用管道直接輸送到養殖場喂豬﹔豬糞制取沼氣后剩下的沼液沼渣,用管道直接輸送到基地種菜,這就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提高了肉、菜質量。而快餐店、食堂、面點店、自營便利店等三產業態,雖然目前產值在公司佔比還不大,卻是消費者零距離接觸中裕產品的最佳窗口,拉動了產品銷售、促進了品牌提升,反哺了種、養、加板塊。
張志軍說,三產之間互相支撐、互相促進,全鏈條效益大大提升。中裕的小麥年加工能力是100萬噸,同等規模的普通面粉廠,產值應在20多億元。而2019年,中裕的銷售收入突破60億元,意味著每噸小麥的身價提升了近4000元。
這條小麥產業鏈,把很多農民帶到了“鏈”上。通過流轉土地,中裕建立了6.5萬畝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採取“統一供種、施肥、技術指導、收割、加價收購”的“五統一”模式,對農民“免費供種、播種、收割、加價10%回收”,建成了200萬畝綠色優質小麥種植基地。據中裕統計,這些基地涉及35萬戶農戶,每年為他們帶來增收5.1億元。另外,中裕的工廠、基地、餐廳等,吸納了3000多名本地農民務工,年工資性收入1億元。
在棗庄市區南部、嶧城區西部的群山陽坡,種著18萬畝石榴樹。在這裡,石榴籽可做酒、飲料,石榴葉可做茶,榴花可出蜜,石榴皮可入藥。棗庄(嶧城)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發展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王洪濤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的石榴加工有較大突破,棗庄三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廣藥集團合作生產的“王老吉多籽多福石榴汁”上市,“美果來”石榴汁登上了北歐航空、高鐵﹔石榴提取化妝品原料項目達成了落地意向。“雖然石榴加工目前‘吃果’比例還不大,卻給農民賣果上了一道‘保險’。”他說。
10月6日,山東省第五屆滑翔傘場地聯賽棗庄站在冠世榴園內部的“雲深處飛行小鎮”舉行。山水之間,彩翼翱翔,古老的榴園多了時尚氣息。嶧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崔蒙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們努力打造精品景點、深挖文旅內涵,引進了雲深處飛行小鎮、水起雲墅民宿、青園驛站等項目,正在建設石榴研學館、石榴盆景產業園、榴城文創旗艦店等項目,精心策劃榴花筆會、榴園寫生、“冠世榴園歡樂季”等系列活動,“冠世榴園”品牌越來越響、人氣越來越旺。
嶧城區榴園鎮東白樓村41歲的村民顏慧,種著7畝多石榴樹,還開了一家“臥虎山庄”農家樂。她說,今年國慶假期,她家每天都接待20多桌客人,她創制的“獨門手藝”石榴煎餅每天能賣出五六百斤,8元一斤不講價。“現在沿著榴花路,各個村、各個旅游項目已經成了線路,人氣會越來越好。”她說,她剛剛注冊了一家公司,准備建一處廠房,再進一套設備,把石榴煎餅生意做大。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