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濟南9月25日電(公雪)9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記者了解到,山東沿黃地區共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90個,其中省級以上84個,總面積74萬公頃。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孫來斌介紹,一直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推動沿黃地區的保護和發展,並取得積極進展。山東沿黃地區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穩步提升,區內共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90個,其中省級以上84個,總面積74萬公頃。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納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濕地總面積達到11.3萬公頃,佔保護區面積的74%,共有鳥類265種,是我國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
生態治理修復有序推進,系統實施土壤鹽鹼化治理、礦山環境治理、退地還濕、沙化荒漠化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灘區綠化等生態治理修復工程,其中泰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試點累計完成總投資的72%,“一山兩水、兩域一線”的生態格局加快構建(泰山、大汶河、小清河﹔黃河流域、淮河流域、交通和南水北調干線)。
流域污染狀況逐步改善,2019年沿黃地區空氣重污染天數平均為13.6天,同比減少1.6天。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國控監測點全部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省控及以上斷面有1/3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黃河灘區飲用水源地保護扎實推進,2019年有45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完成清理整治。
黃河防洪工程體系基本形成,共有各類設防大堤1118公裡、險工126處、控導142處,中央直屬水閘117座。東平湖蓄滯洪區、北金堤蓄滯洪區均已達到設計蓄水和分洪運用要求。建有國家級黃河防汛物資儲備中心1處。
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推進,2019年,沿黃9市 GDP、財政收入年均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新動能創造的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近50%。化工、紡織、造紙、機械、石油裝備等行業在全省佔有重要地位。全省產量在10億斤以上的糧食生產大縣,有80%分布在黃河沿線。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