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文旅博覽會丨打開文旅“窗口”共赴山東之約

2020年09月20日08:51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聚焦中國文旅博覽會丨打開文旅“窗口”共赴山東之約

  文旅博覽會:山東文旅融合的展示“窗口”,全國、全球文旅企業廣泛合作的交易平台

  打開文旅“窗口”共赴山東之約

  9月19日,在文旅博覽會現場,市民被精美的工藝品吸引。(盧鵬報道)

  為期5天的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仍在火熱進行中,9月19日,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進入第三天。由於當天是周末,人流量較前兩日有了較為明顯的增加,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文旅融合綜合展區、大運河文旅展區、沿黃文旅展區等11個線下展區,以及11個線上展區,特色展品、展演、項目薈萃。延續前八屆山東文博會的“輝煌”,今年的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繼續承擔著山東文旅融合的展示“窗口”,以及全國、全球文旅企業廣泛合作的交易平台的功能。

  琴可以用來彈、拉,可你知道,還能“鋸琴”嗎?在齊河展廳前,拉鋼鋸的齊河縣文化館工作人員翟峰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從《沂蒙山小調》到俄羅斯名曲,他都能用一把鋼鋸或者大刀演奏出來。“右手就靠小提琴弓子,拉過之后就靠震動,然后左手通過彎曲來改變音高。”翟峰說,“《沂蒙山小調》,在演出中最受歡迎,大家都愛聽愛唱。”

  讓紅色基因獨特表達,是本屆博覽會上紅色文旅的一大特色。臨沂展區打出了“請到紅色臨沂看金秋”的口號,結合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之稱的竹泉村、《舌尖上的中國》煎餅篇拍攝地椿樹溝村等臨沂文旅品牌的展示,紅色沂蒙更近人心。

  今年,山東省“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的打造步伐加快,三地文旅協同變得更加緊密,博覽會上也不乏“山水聖人”元素。

  在泰安展區的中間,觀眾可以看到一座高3.2米、寬7米的泰山“微觀實景”展示,給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視覺體驗。

  濟南展區分為玩轉濟南、文明濟南、創意濟南、科創濟南、傳承濟南、洋貨濟南六大展銷板塊,匯聚50余家企業,240多種產品。還有木魚石、燕子石、黑陶、烙畫葫蘆等非遺工藝品展示。

  在聖人的故鄉濟寧展區,40多家文旅企業及千余種文旅產品參展,這是孔子文化旅游集團成立后首次參展亮相。

  漫步在展覽面積4000余平方米的“一帶一路”展區,隨處可見的各國特色文化產品,以及不期而遇、充滿異域風情的文藝演出。在這裡,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各種表現,已經越來越成為國與國之間相互展示文明風採的“窗口”。

  本屆博覽會共吸引37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團參展,參展商2500余家。為了給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國際文化體驗,“一帶一路”展區邀請“一帶一路”沿線34個國家,集中展示中展示各國的主題文化和創意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旅游演藝、傳統工藝美術等。

  “‘一帶一路’展區實現了對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的借助,將多元文化引入,並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前來觀展的山東泰山文化和旅游規劃設計院院長常德軍說。

  文旅博覽會重磅打造的“雲上展會”,絲毫不亞於11個線下展區帶來的現場輻射效果,讓觀眾足不出戶便可“雲”游四海。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和互聯網發展趨勢,本次博覽會充分發揮新媒體、大數據、雲平台等信息技術優勢。從展會買家邀約、客戶管理,到展台直播、項目宣傳推介,再到預約洽談、商務配對等多項個性化定制功能,“線上博覽會展覽展示平台”助推“線上文旅”形式層層遞進,為觀賞和體驗博覽會拓寬了另外一種更大更自由的維度。

  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的文旅融合,既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碰撞的火花,也是人與文物之間的精妙互動,更是中國連接世界文明的精神紐帶,邀八方友人共赴山東“文旅之約”。(趙琳)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