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完善社會救助制度 兜牢困難群眾民生底線

2020年09月14日19:55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南9月14日電 (談媛 實習生 梁藝馨 )9月14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解讀《山東省貫徹<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會議由省委宣傳部新聞二處處長丁紹敏主持,邀請了山東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立杰,山東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邢洪銳介紹文件有關情況與后期工作的開展。

山東省委宣傳部新聞二處處長 丁紹敏

山東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趙立杰

趙立杰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到,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體現著一個社會的愛心和溫度,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全省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人數實現明顯增長,截至8月底全省城鄉低保人數達到143.6萬人,比上年末淨增12.6萬人,增長了9.6%﹔全省特困人員達到31.5萬人,比上年末淨增7.0萬人,增長了29%。全省脫貧享受政策人口中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佔比達到42.8%,比上年末增長6.8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城鄉低保標准年均增長5.84%和11.15%,城鄉低保標准由2015年的每人每月472元、283元增長到現在的每人每月627元、480元。

山東省社會救助處處長 邢洪銳

《若干措施》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山東省社會救助工作的奮斗目標,提出了14個方面的具體落實措施。概括起來講,有四大特點。

前瞻性強。《若干措施》嚴格按照中央《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提出的新要求,確立了“到2035年實現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困難群眾,民生兜底安全網更加密實牢靠”的總目標﹔同時,著眼山東省社會救助工作未來發展提出了許多新的措施要求,如,“推進社會救助制度城鄉統籌發展”“到‘十四五’末,全省城鄉低保標准之比爭取縮小到1.3:1以內、東部地區實現城鄉統一”“有序推進持居住証人員在居住地申辦社會救助”“探索由急難發生地鄉鎮(街道)或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直接實施臨時救助”“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等。

兜底保障性強。該文件不僅對改革完善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受災人員救助、臨時救助等八大救助制度作出了具體部署,而且對發展完善其他救助幫扶制度進行了安排,除了針對經濟困難老年人、殘疾人和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以及農村“三留守”人員提出了相關救助保障要求外,還提出了“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取暖救助、困難職工救助、農村貧困婦女“兩癌”救助,持續開展“牽手關愛活動”“希望小屋”“春蕾計劃”等關愛服務措施,涵蓋了困難群眾的多方面需求,有利於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網織得更密、編得更牢。

可操作性強。《若干措施》還對科學規范調整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標准作出了量化規定,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指導性,一方面有利於讓困難群眾更多更好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另一方面又考慮了救助制度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比如,明確提出落實低保標准與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挂鉤的動態調整機制,按照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一定比例動態調整城鄉低保標准﹔建立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准動態調整機制,明確了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與低保標准、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准與最低工資標准的挂鉤比例。

針對性強。文件針對比如基層社會救助工作網不健全、工作力量不足、經辦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明確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統籌研究制定完善救助機構、合理配備相應工作人員的具體措施﹔在機構方面,要求加快建立縣鄉村三級銜接互通的社會救助工作網絡﹔在人員力量方面,對縣鄉村三級社會救助工作人員的配備提出了明確要求。

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現場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