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自然的防控之道

2020年07月07日09: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基於自然的防控之道

每年發生在農、林業的病虫害,給農、林業帶來嚴重危害和重大經濟損失。為防治農作物病虫害、保証糧食產量而大量使用化學農藥的行為,不但導致農作物抗藥性上升,防治效果下降,而且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危機、糧食安全和健康等問題令人擔憂。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產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技術體系,可以通過保護和利用自然界的天敵(如以虫治虫、以菌抑菌等),實現對病虫害的防控,是當下國際上廣泛提倡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在中國,各種赤眼蜂對玉米、水稻、甘蔗、棉花、煙草等作物上的目標害虫的防治效果明顯,這項技術已走在國際前列﹔對美國白蛾等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中國也取得較好成績。在設施農業方面,通過釋放相對應的天敵昆虫,有效防治了農作物的主要害虫﹔為了更好地推廣宣傳天敵昆虫的作用,科技人員與地方政府部門、群眾和企業在全國不同地區,建立了許多反應地方特色的試驗示范基地,旨在推動生物防治綜合防治體系的技術落地。

比如,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會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浙江大學及相關企業等在北京昌平區建立了天敵昆虫誘集增殖的生物多樣性示范園,在園中種植了數十種北方常見作物,通過幾年的觀察,各種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敵種群數量比基地初建時增加了十幾倍。科研人員提出了建設“生態島”,形成“天敵昆虫銀行”,發揮生物多樣性的作用和其生態功能,形成區域性的“農田、林區生態免疫區”應用技術。科技人員還在北京諾亞生態農場建立了“配備式天敵工廠”,有針對性地在設施內接種釋放,配合 “棲境和儲蓄”等功能植物體統/系統,實現了害虫的全程生物防治,保証了農產品的安全。

上述行動讓人看到,農林害虫生物防治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受歷史發展、資金投入等影響,大力、快速發展農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尚有部分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生物防治技術與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主要依賴於相關科研機構和少數中小企業。特別是天敵昆虫人工繁育和應用,很難形成規模,無法滿足生產上的巨大需求。政府應引導並加大扶持天敵等生物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建立穩定長效機制。

戰略上,筆者建議將農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和統防統治列入國家減災序列,逐步形成生態免疫格局。在害虫的生物防治(尤其是昆虫天敵)研究與開發上,扶持形成規模化產業。

在戰術上,要開發資源,摸清家底,包括天敵昆虫、生物(天然動植物、微生物)等的調查,包括資源數據庫和技術數據庫建設。特別要加強優勢資源的產業化生產技術與高效使用技術開發。

在具體部署上,要形成生物資源有效利用的時空分布與技術布局。對於生物防治投入品的工廠化生產,包括生物農藥、天敵昆虫、部分理化技術和生產裝備的研發等,國家應給予關注並予以常態化支持。(王大生 張 帆)

(作者王大生系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張帆系中國昆虫學會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責編:宋翠、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