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講科學產業搞融合,長興家庭農場連年糧食穩產高產

高產攻關,家庭農場承接國家課題

2020年07月06日18:18  來源:農村大眾報
 
原標題:高產攻關,家庭農場承接國家課題

“高產攻關田小麥實際單產為808.33公斤/畝。”7月1日一大早,長興家庭農場負責人逄仁江收到測產組負責人發來的微信。收到這個消息,逄仁江的父親、農場創始人逄作棋感慨地說:“200多畝的小麥,單產能達到這個量,看來種地真得講科學。”

今年63歲的逄作棋,是安丘市景芝鎮逄家庄村村民。2013年10月,他注冊成立了家庭農場,多次土地流轉后,土地規模達到1400多畝。逄作棋善學習,種地也“講究”:先后引進了測土配方施肥、全自動節水灌溉、自走式農藥噴洒、機械化糧食烘干、秸稈還田等先進技術,農藥、肥料綜合利用率提高30%以上,糧食產量連年穩產高產。

去年,農場承接了“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為此,逄作棋在小麥播種時採用從意大利進口的驅動耙式播種機﹔后期管理,充分利用水肥一體化設備,既保証了小麥水肥的供應,又節約了成本。雖然開春后經歷了兩次倒春寒,但今年200多畝的項目地塊,畝產仍達到了808.33公斤。“農場的地力條件不是很好,能有這個產量,我都有些不相信,周圍農民更不相信。”逄作棋說。由於大量採用新技術,農場900畝玉米小麥,每年有近60萬元的純收入。“相信科學技術,加上適當的規模,種地同樣能有不錯的收益。”逄作棋說。

會種地的逄作棋,經營同樣有一套。農場有700畝是安丘市種子公司的育種基地,種子價格一般比普通小麥每斤要高2毛錢左右,“所以咱種地效益要比一般農戶高一些。”逄作棋說。其他200畝小麥,為增加效益,農場引進了兩組石磨面粉加工流水線,日加工小麥4噸,面粉除供應市場外,還被加工成挂面。農場還引進了日加工120噸的大型糧食自動化烘干機組一套,常年為新希望六和公司在當地的飼料廠供應烘干的玉米。今年,逄作棋又擴建了900平方米的場地,打算7月底再上一套糧食烘干設備。

現在,長興農場已實現了農作物種、管、收的全程機械化。“騰出手”來的逄作棋父子,今年將在托管服務周邊村庄2萬多畝耕地的基礎上,再擴大服務面積。他們還發展了文冠果等林果作物,實現荒山荒坡綠化﹔新種了160畝花生,發展肉牛等畜禽養殖,實現秸稈喂牛,牛糞沼氣發酵,利用沼氣烘干糧食,沼液、沼渣還田,實現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產業有機融合,增加農業綜合效益。

“用3到5年的時間吧,將農場南部的2000畝左右的地流轉過來,在擴大糧食種植規模的基礎上,發展休閑採摘、垂釣餐飲、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農旅項目。”已接過父親手中“接力棒”的逄仁江說。(王星)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