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解讀③:培育內引外聯大產業

2020年07月05日08:28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山東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解讀③:培育內引外聯大產業

  培育內引外聯大產業

  ——山東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解讀③

  工業互聯網是全方位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有力手段。近3個月,海爾卡奧斯平台新增近3萬家企業。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產業必須強。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培育內引外聯大產業作為發展思路之一,全力打造高端產業融合發展高地。

  共識是,無論是當前穩外貿外資,還是長遠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培育開放型產業都是最重要的基礎。山東應抓住全球產業鏈重塑的“機遇期”,大力培育開放型產業生態,加強人才和科技支撐,不斷育新機、開新局。

  提升產業鏈高度和“新高地”海拔

  山東產業門類齊全,擁有41個工業大類,但多數處於中端。搞好了兩頭受益,搞不好兩頭“受擠”,必須下決心擺脫“技術上干不過高端、成本上拼不過低端”的局面。

  《意見》對產業生態打造的部署安排沒有面面俱到,而著重從“核”“鏈”“網”三個方面提出政策舉措。“核”就是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領航型”企業﹔“鏈”就是推行重點產業鏈“鏈長制”﹔“網”就是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

  培育良好生態,沒有參天大樹就形不成森林。同樣,培育開放型產業生態,沒有牽引性、帶動性的大企業,就無法形成產業集群。正如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周連華所說:“現在的市場競爭,是產業鏈的競爭,單打獨斗早已不適應市場發展。”

  根據《意見》,山東將大力培育本土跨國公司,提升產業鏈高度和“新高地”海拔。

  山東社會科學院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員范玉波認為,山東產業門類齊全,但全而不強的特點比較突出,缺少鏈主型跨國公司。“我們要改變這種局面,依靠本土跨國公司更好融入全球市場經濟體系,增強對制造業高端環節的控制力。”

  威海迪尚集團從12年前開始,陸續收購了法國菲羅、美國IZOD、韓國AVISTA等設計公司和品牌公司,在東南亞布局服裝生產制造基地,基本完成了從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的產業鏈全球布局。“過去我們處在整個服裝產業鏈的最低端,干的是最不掙錢的活,現在我們在產業鏈上已經具有話語權。”迪尚集團副總經理孫崇濤說,“站得高,風景格外美。”

  山東外貿由大變強,突出的特點就是傳統動能在減弱、新動能在增長,歌爾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在代工產業發展前景可期的同時,歌爾並沒有完全“背靠大樹好乘涼”,而是加大研發投入,去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超6%。濟南海關統計分析處處長劉元洪認為,隻有加強技術研發、品牌創新,牢牢把握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實現企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山東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實施“本土跨國公司三年培育行動”﹔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引進跨國公司和“頭部”企業。

  2019年4月,德國馬夸特集團以行業最新技術標准投資建設的馬夸特開關(威海)有限公司正式投產運營,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我們考察過全球30多個地方,威海的服務最周到,他們能夠提前了解馬夸特的需求,並據此提出不同的選項。”公司總經理貝特霍爾德·阿倫茨說。

  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山東現代威亞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是現代汽車在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發動機生產基地。企業剛落戶的時候,周圍還是一片荒山農田。“現代威亞帶動了20多家韓資企業進駐,引進一個帶動性強的大企業,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劉樹森說。

  截至目前,已有218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山東投資779個項目,選擇山東、投資山東正成為越來越多跨國公司和“頭部”企業的共識和行動。

  既要有“參天大樹”也要有“灌木叢”

  培育開放型產業生態,既要有“參天大樹”,也要有“灌木叢”。

  “就像航母上的飛機,單機出去很容易被擊落,如果和航母戰斗群配合,你進攻我協同,就能形成強大火力。”煙台市委書記張術平說,“要把產業的上下游互相關聯,讓每一個環節互相依存,形成誰也離不開誰、大家共同向前的局面。”

  2019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第一批66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煙台佔兩席,生物醫藥是其中之一。就在上個月,煙台業達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孵化中心研發大樓正式啟用。目前,已有達思科、和元艾迪斯等多家企業入孵,入孵企業市值已超過3億元。“業達孵化中心由政府和企業共建,類似這樣的創新平台,在煙台還有很多,這有助於壯大產業集群。”張術平說。

  壯大產業集群,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近兩年,濱州市出台了園區建設、稅收返還等一系列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引導鋁產業向高端化、終端化轉型。2019年,濱州全市鋁產品深加工率達到35%,同比提升10個百分點,未來3年有望實現原鋁就地轉化率達到80%。

  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認為,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資金鏈有機融合和整體提升,要培育一大批小而專、專而精的中小企業,發揮創新主體的作用,和大企業有效互動,降低成本、提升品質,最終發展成為地域性、標志性品牌。

  為有效提升產業鏈水平,我省將全面推行“鏈長制”,由省級領導同志分別擔任“鏈長”。與會人員認為,實行“鏈長制”,能夠把招商機構、招商力量、招商資源配置到產業鏈上,引導各級更加注重產業鏈的穩定、培育和提升。

  工業互聯網是全方位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有力手段。目前,國家十大“雙跨”(跨行業跨領域)平台山東獨佔兩席。《意見》提出,打造國際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基地,爭創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

  “在海爾卡奧斯,創業從天使輪到A輪的孵化成功率高達48%,是同行業的5倍。”海爾集團總裁周雲杰介紹,過去3個月,卡奧斯平台新增近3萬家企業,發展勢頭很好。“政府引導、大企業牽頭,工業互聯網發展需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周雲杰表示。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爭創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為抓手,加強政策支撐、人才支撐、技術支撐、資本支撐,更好推動山東工業互聯網發展。

  提高開放創新策源能力

  增創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需要強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與會人員認為,必須建立配置資源新機制,在更大范圍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在更大空間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加快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3月份,我們面向境內外公開選聘熱心參與海外招商與對外合作的高層次人士,對首批擬聘任的16名國際招商顧問人選,近期將集中發放聘任証書。”煙台開發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趙麗說,當地將著力構建選聘、管理、服務全鏈條制度體系,進一步加速國際優秀人才集聚。

  6月中旬,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啟動實施創新人才及團隊引進工程,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面向海內外引進30名左右高層次人才、3個左右創新團隊、300名左右優秀青年人才。

  近年來,山東著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目前,每年新引進外國專家數量在2000-3000人。省科技廳廳長唐波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外國專家招引力度,全力打造海外高層次人才集聚高地。

  讓更多海內外“千裡馬”競相奔騰,需要創新與國際接軌的人才評價機制,調動人才創新積極性,但分類評價不足、評價標准單一、評價手段趨同等一直是人才評價的難題。對此,山東出台了一系列舉措,細化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標准,建立以同行評價為基礎、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為補充的多元化評價機制,同時強化國際同行評價。

  濟南率先探索人才和技術資本化評估機制,上線全國首個“人才有價”評估平台。通過數據採信和大數據算法,對人才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綜合評測,打通人才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融資路徑。山東三生醫藥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保証正常運轉,公司需要100萬元流動備用金,他們在平台通過評測身價發起貸款申請,僅用一天時間就順利融到100萬元純信用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

  “我們要落實好全會精神,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做到人才評價‘問東家、問專家、問大家’。”唐波透露,下一步將對取得有關國際職業資格証書的人才,比照認定或享受相應等級待遇﹔探索實施“海外工程師”計劃,根據用人單位聘請“海外工程師”所支付的薪酬情況,給予用人單位年薪資助等。

  人才來了,如何留下,需要在營造環境上狠下功夫。“我們堅持源自內心的真誠服務,推動服務流程再造,為海外高層次人才來魯工作、生活創造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廳長梅建華說,“目前,一些地方國際化的生活配套設施不夠健全。我們鼓勵各地創造條件建設國際社區、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從生活環境入手,提升國際化水平。”《意見》還提出,推動科技、農業、金融、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積極開展對外合作。

  海內外創新人才加速集聚的山東,必將在全球范圍內集聚整合更多創新資源,攪動國際交流合作的“一池春水”,開創擴大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李子路 趙豐 王建)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