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忙時耕作 農閑時穿繩

臨沂羅庄文化扶貧精准面向60歲以上群體

2020年07月02日12:47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那些奮斗在基層扶貧帶頭人以他們的行動和信念為武器,向“貧困”發起了總攻。他們就如一盞明燈,照亮了貧困地區的發展之路,也照亮了人們的心。

6月28日上午,在臨沂市羅庄區褚墩鎮東卜庄村,該村60多位留守婦女正在生產車間裡緊張而有序地給糊好的手提袋穿繩。加工手提袋所需的半成品,來自二十多公裡外的位於羅庄區盛庄街道的山東太平洋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在這條生產線上,村民需要將手中糊好的手提袋穿繩,並按一定數量進行捆扎。捆扎裝箱后,再運回印刷廠,經檢驗合格后即可通過貨車,運往快消品企業,隨產品進行銷售。

這是臨沂市文化精准扶貧的一個體現。山東太平洋印刷包裝有限公司通過在貧困村建立扶貧車間,精准對接該村60歲以上貧困人口,通過簡單穿繩等操作,賺取工資。臨沂市文化和旅游局駐盛庄街道“四進”工作組,走到哪裡就服務到哪裡,經過多次到扶貧車間調研和與山東太平洋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勇座談交流,“四進”工作組組長高志國認為,這種扶貧方式靈活、有效,很好地解決了年齡較大貧困人口的收入問題,實現了居家脫貧。

東卜庄村是當地一個典型的貧困村,村庄發展面臨著“產業少、集體收入少、村民收入少”的“三少問題”,村裡絕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隻剩下留守家中的婦女、兒童和老人。仍有勞動能力的婦女和老人想打工增收,卻因為需要照顧家,而無法走遠。

“老伴身體不好,不能干力氣活,平常家裡就靠我在外打零工貼補家用,有時到比較遠的地方,中午吃飯就成了問題。”村民李希雲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說,現在干的這個活就在家門口、很近,騎車四五分鐘就到了,工作也簡單。太遠太復雜的活咱也干不了。”

“群眾在哪裡,我們就把扶貧車間建在哪裡。”閆勇說。自2004年創立山東太平洋印刷包裝有限公司以來,閆勇把一個僅有四名員工、30萬元起家的作坊式印刷廠,經營成為一個擁有固定資產3.5億元,年產值超3億元,利稅過千萬,成為臨沂市規模較大的民營印刷企業。企業做得越大,越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此閆勇在周邊的貧困村深入走訪,結合村民的實際情況,拿出了一個精准扶貧方案:將企業生產的半成品送到老百姓家門口,在困難戶較多、留守婦女密集的村庄設立加工點,讓她們足不出戶就能進入工作崗位,致富增收。

在東卜庄村,太平洋印刷投資200萬元幫助村裡建起了產業扶貧基地,可一次性提供100多人的就業崗位,有效解決了東卜庄村及周邊鄰村的留守婦女、老人和貧困群眾的就業難題。

“我們這個手提袋穿繩沒有什麼太多的技術含量,年齡大一點的,甚至身體有殘疾的都可以干。同時,做這個產品有淡旺季,正好和農忙時間錯開,既不影響農村勞動力的春耕秋收,又能帶來相對穩定的收入。”閆勇說。

目前,山東太平洋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已在臨沂市內的蘭山區、羅庄區、莒南縣、臨沭縣、蘭陵縣、沂南縣等地設立了30多處加工基地,解決了1500多名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現在我們公司的手提袋等產品已經得到了各大企業的認可、有了穩定貨源,預計今年手提袋產量將達到1.8億個,為了順利達到預期產能,今年我們還准備增加3至5個加工點,再帶動200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閆勇說,現在也在積極探索在外地建設扶貧車間,用沂蒙精神助推脫貧攻堅。

“太平洋印刷的扶貧更精准,主要面向60歲以上貧困群體,很好地解決了收入問題。”羅庄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姚振遠表示,下一步,文旅系統將進一步立足實際,舉辦一些文化惠民活動,不斷豐富村民精神生活,努力實現精神富足和經濟富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沂市委宣傳部)

(責編:邢曼華、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