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

2020年05月18日1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

  陳冠為在首都博物館參加活動

  陳 雨攝

  觀眾參觀浙大藝博館開館展覽

  浙大藝博館供圖

  張和鑫在西安博物院給孩子們義務講解

  張和鑫供圖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中國的主會場活動於5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舉行,各地博物館也在此期間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線上活動是今年的一大亮點。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如何讓博物館蘊藏的文物資源轉化為人們感興趣的知識、喜歡聽的故事,讓博物館為人們提供精神滋養和文化熏陶,是博物館人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命題。本版的幾篇文章圍繞這一話題進行探討,其中既有專業人士的思考,又有博物館體驗者的故事。

  ——編 者

  為孩子們講好博物館故事

  張和鑫

  我在西安博物院志願者隊伍裡年齡不算最大的,資歷卻是最老的,從2010年到現在,從事義務講解已有10年。2019年,我被授予“西安博物院榮譽館員”稱號。一名博物館志願者成了榮譽館員,這在陝西文博領域屬於“破天荒”的新鮮事。

  我從小就喜歡歷史,來西安上大學后,看到博物館招募志願者的信息,馬上報名參加並通過考核,成為一名志願講解員。為了深入了解西安歷史文化,讓講解更有知識含量,我走遍了西安每一處歷史遺址和每一家博物館,翻爛了5張西安地圖。為了補充專業知識,我經常擠公交車去蹭課,旁聽西北大學的《考古學通論》、陝西師范大學的《中國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大學四年最大的開支是各種博物館門票和歷史書籍,畢業時其他同學都是一包一包的衣服鞋子,而我隻有十幾箱書。

  不論是在西安博物院還是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講解,最常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絲綢之路”。作為漢唐文化的中心地,西安有關絲路的文物是最多也是最精彩的。要想把這些文物和絲路故事講好,光靠背稿子可不行。從事志願講解的第二年,我就開始重走絲路,每年都會去一些地方,探訪沿途的歷史遺跡和博物館。這些年,我的足跡基本覆蓋了絲路的全程,往東去了奈良,往西到了羅馬。重走絲路開拓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知識,我把沿途所見所感講給觀眾聽,他們覺得很有意思。這也讓我越發意識到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借由我們的講述,那些塵封的歷史可以被現代人知道,那些散落在絲路上的故事能走進觀眾心裡,讓大家了解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偉大,為我們的民族文化而自豪。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孩子走進博物館,把博物館當成探索歷史的課堂。傳統的展陳和講解主要面向成年人,難以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從2013年起,我把“讓孩子們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作為自己的職業方向。我開辦了微信公眾號“蛋蛋哥哥的歷史課堂”,為孩子們撰寫有趣的文物知識科普短文,在喜馬拉雅平台推出“絲路故事”“陝西國寶故事”等音頻節目,此外還走進校園舉辦公益講座,7年來影響了近20萬中小學生。

  今年2月,受“暢聽旅行”邀請,我第一次嘗試網絡直播。從策劃選題、制作課件再到掌握技術,一個多月的准備工作隻為做好45分鐘的直播。直播實時觀看人數有3000多人,視頻累計觀看量過萬,這比線下講解、講座的傳播面要寬得多。直播結束后,觀眾紛紛留言要我推出系列主題的網上博物館課程。

  這次直播讓我意識到,借助互聯網和直播等新手段,以生動有趣的語言來傳播博物館文化應該成為常態。如今,觀眾走進博物館,不再是獵奇式地參觀,而是越來越注重知識的學習和互動體驗。過去那種單向輸出式的講解已經沒有市場,互動、交流、深度闡釋成為新的要求。作為博物館故事講述人,必須緊跟潮流,積極創新,以多樣化的手段講好文物故事,以更大的創作熱情投入線上傳播,讓博物館裡的珍寶走進大眾生活,煥發時代光彩。

  (作者為西安博物院榮譽館員)

  在博物館尋找多彩世界

  陳冠為

  從小,父親就經常帶我逛博物館。

  幼兒園時去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對於藏品的記憶已不清晰,印象深刻的是父親在那裡教我認識一個“隋”字。

  由此開始,父親帶著我走進一個又一個博物館。我們連續5年在首都博物館裡“過大年”,連續3年參加故宮博物院社教活動,清明節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先農壇)祭先農、識五谷,中秋節在北京民俗博物館畫兔兒爺。

  民族文化宮是我們參觀次數最多、印象最深的地方。“全國民族自治州成就展”系列活動上豐富的展品、精彩的節目,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我們品嘗了阿壩州的紅米、涼山州的肉干,欣賞了恩施州的秀麗風光、怒江州的壯闊山河,記住了彝族的火把節、傣族的潑水節。延邊州的阿姨手把手教我們制作草編,黔南州的水書非遺傳承人贈給我們書法作品,為了鼓勵我克服腼腆,父親帶著我和德宏州景頗族叔叔阿姨一起跳舞……

  小學四年級時,父親告訴我5月18日是全世界博物館的節日,並在這一天帶我參加中國地質博物館《礦物的硬度》少兒講座。博物館老師為我們講解了礦石的形成與硬度的知識,並讓我們親自動手用硬度不同的礦石相互劃刻,通過劃痕來判斷硬度大小。地質博物館為我打開了地理世界的大門,我驚嘆於中國地貌之多樣、礦藏之璀璨,折服於祖國的壯美山川與地大物博。

  我曾在景山上眺望故宮,這片紅牆金瓦、雄偉瑰麗的建筑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當我真正走進故宮,踏在金磚之上,步於巨柱之間,感受幾百年間歷史的跌宕起伏,我對在這裡發生的故事產生了濃厚興趣。父親幫我報名“故宮知識課堂”,連續3年參加活動,讓我學到很多知識。在昭德門教室,我知道了明代朱棣遷都北京的故事,了解了中國古建筑“八大作”。在兆祥所教室,學習清代八旗知識,制作《八旗娃娃放肆萌》拼圖。2016年元旦,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新開放的故宮端門數字館,在古建筑裡觀看數字立體影片,用觸摸屏全方位欣賞各種文物,用電子筆臨摹《蘭亭序》。每一次探訪故宮都有莫大的收獲,每一次離別都帶著極大的不舍。

  小學畢業后,我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古代中國》和《復興之路》展覽。我細細地欣賞那些珍貴的文物,品味著幾千年來神州大地上發生的豐富而引人入勝的故事。當我看到新中國的建設過程時,我第一次理解到,歷史不僅僅是扣人心弦的故事集,而是經驗,是傳承。前輩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財富,讓今天的我們能夠學習、借鑒,共同推動祖國走向繁榮昌盛。這,正是歷史的意義所在。

  除了北京的博物館,每次外出旅行,我們都會去當地博物館看看。陝西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國家寶藏》節目裡介紹的多座博物館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步入高中,回顧自己參觀博物館的經歷,我深深地感到,博物館在我心裡播下了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文明的種子,為我的成長帶來了許多樂趣和啟迪。博物館是我感知歷史、增長見聞、學習知識的大學校。在這個大學校裡,我看到了多彩的世界,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作者為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

  建設開放包容的大學博物館

  樓可程

  “偉大的大學要有偉大的博物館”。近年來,中國的大學博物館迅速發展,總數已超過300家,一些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紛紛建成高質量的博物館,有的大學甚至已形成或正在規劃建設博物館群。大學博物館已成為中國博物館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高等教育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得到教育部、國家文物局的日益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19年9月,籌備逾10年的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正式開館。浙大藝博館的定位是文明史、藝術史教學博物館,展覽和教育活動皆向社會開放。開館四個展覽為“漢唐奇跡”“中國與世界”“國之光”“北朝記憶”,並推出一系列教育活動,包括學術講座24場、工作坊20場,累計接待觀眾12.5萬人次,受到浙大師生和社會公眾好評。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以“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為主題,正是大學博物館重新思考和認識自身定位、功能的契機。大學是引領社會文明發展的教育機構和學術組織,其基本職能包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因此大學博物館的核心職能是服務大學教學,在此基礎上,還要服務社會公眾,促進文化交流和資源共享。大學擁有充沛的多學科師資力量,這是大學博物館的重要優勢。在追求開放、包容、多元方面,大學博物館還有很大的潛力亟待挖掘。

  藏品是博物館的根基。各家大學博物館的藏品數量、質量差別很大,但總體上存在藏品類別多樣性不足的問題。如文明史、藝術史類大學博物館,絕大部分藏品為中國文明的文物和藝術品,缺乏對人類不同文明的收藏,難以滿足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需要。這兩年,大學博物館逐漸重視對多元文明的關注和收藏。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正在踐行全文明收藏理念,根據“中國為中心,世界為脈絡”原則,收藏人類不同文明、不同時代的文物與藝術品,在深化學生對本國文明認識的同時,也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多元文明意識,開闊其國際視野。這是一個宏大的計劃,也許需要幾代人去努力。目前重點開展的亞洲文明收藏,已經取得可喜的進展,特別是日本文化有關文物的購藏,已具備教學標本基礎。

  展覽是博物館藏品發揮價值的基本手段。當前,大學博物館的展覽,常設陳列居多,臨時展覽較少﹔科普性的多,專題研究型的少﹔中國文明的多,外國文明的少﹔古代文明的多,當代藝術的少。特別是缺少服務大學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課程的教學展覽。一些大學博物館存在展覽與教學脫節的現象,也缺少任課教師深度參與展覽策劃。這似乎有違大學博物館建立的初衷。浙大藝博館主要舉辦兩類展覽:一是教學標本展,主要服務於浙江大學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二是學術成果展,發布國內外藝術與考古領域的研究成果。浙大藝博館開館特展“漢唐奇跡”是自主策劃的學術成果展,是對藝術史學者方聞提出的“漢唐奇跡”的視覺闡釋。學術論文的主要受眾是學者,對於社會公眾而言是艱深的,但是文物陳列和配套教育活動,可以讓觀眾親身觀看和體驗,增進對學術思想的了解。配合“漢唐奇跡”展還舉辦了“唐人生活”系列工作坊,其中的漢唐服飾復原展示秀非常受觀眾歡迎,可以直觀地看到從漢代到唐代的服飾妝容演變。以博物館為媒介,高校的學術成果可以傳遞給社會公眾,而觀眾的反饋也可以為學術研究帶來一些啟發。

  隨著互聯網、雲計算和VR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展示、雲展覽、VR體驗等成為博物館展陳的新趨勢。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學博物館加速推出線上展覽、直播、講座、培訓等,方便、安全、高效地滿足了觀眾的需要。今年2月,浙大藝博館聯合浙大宣傳部打造“浙江大學在線公開課”,將博物館課程搬到線上,白謙慎館長主講的“中國書法的經典問題”、瞿煉博士主講的“魏風堂堂:雲岡石窟的百年學術史”等都受到觀眾好評。

  博物館肩負文化和教育雙重使命,大學博物館在這兩個方面有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浙大藝博館將開門辦館,廣泛借鑒世界一流大學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努力打造開放包容、多樣文明和推廣學術的博物館,為培養優秀人才、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常務副館長)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