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政策組合拳 擴大內需穩外貿

2020年04月21日10:12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用好政策組合拳 擴大內需穩外貿

  外貿數據引發各方關注與分析

  4月14日,海關總署發布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今年3月,中國外貿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較1—2月收窄8.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29萬億元,下降3.5%﹔進口1.16萬億元,增長2.4%。受此影響,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進口3.24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983.3億元,減少80.6%。

  光明網載文說,外貿數據充分反映了疫情影響下進出口貿易難度加大的現狀,但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3月的進出口貿易能夠出現一定反彈,確實是相當不易的,也從一個側面証明中國經濟的韌性比較強,進出口貿易的彈性也比較好。

  歐美疫情嚴重,導致中國對歐盟和美國出口繼續大幅下降。而因距離中國較近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小等因素,我國對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使得東盟超過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新華網發文稱,摩根士丹利華鑫証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中國出口擁有較強韌性。中國具備較完整產業鏈,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下的供應鏈沖擊的能力較強。在疫情影響下,跨國企業資產負債表嚴重受損,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難以承受大規模資本開支壓力,再加上中國相關產業鏈在本次疫情中展現出的超強自我修復能力,全球對中國產業鏈依賴度會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人民網報道稱,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分析認為,出口降幅收窄,但壓力正在從供給側轉向需求側,二季度不容樂觀。3月,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遏制,復工復產節奏加快,疫情期間的積壓訂單恢復生產,出口降幅因而收窄。但需要注意的是,疫情海外擴散所造成的經濟壓力在3月中下旬方才開始釋放。目前,多國已將封鎖結束期限延長至5月,不排除考慮疫情發展繼續延長的可能性,因此,整個二季度出口將面臨很大壓力,特別是電子、紡織、儀表等外需敞口較高的行業。

  還有一些輿論認為,此次疫情對中國外貿的影響將進入第二階段。第二季度內,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外部需求不斷下滑,並將逐步反映在外貿進出口上,中國外貿將面臨非常大的下行壓力。而從三季度開始,經過大幅調整之后,中國外貿有可能初步觸底。

  外媒關注中國外貿經濟形勢

  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貿易數據發布后,除國內媒體和專業機構的分析討論外,外媒也進行了相關報道。外媒普遍認為,中國外貿復蘇超預期展現韌性,利好消息提振市場情緒。美國之音說,受疫情影響,中國3月的貿易下滑速度較今年前兩個月明顯放緩,這表明,隨著中國疫情好轉和中國企業復工復產的推進,經濟活動衰退的速度明顯收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說,中國貿易復蘇好於預期,市場對中國進出口數據的增長也做出了反應,中國疫情之后的進出口復蘇步伐出奇地快,來自中國的貿易統計數據也引起亞洲股票市場的活躍。

  同時,外媒也關注到,中國經濟活動回暖迅速,內需有力拉動進口,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加速推進。多維新聞網載文說,中國對外貿易總體情況有所改善。從貿易結構來看,貿易多元化效果明顯。出口企穩主要得益於中國迅速控制疫情,並將工作重心放到復工復產上。各地政府也出台措施,為企業解決招工、返工、融資難題,同時簡化通關流程,保証物流暢通,為企業交付訂單創造條件。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也帶動了儲備需求增長。此外,中國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進口了大量美國農產品。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說,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保持增長,成為中國外貿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英國“脫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生效等因素,幫助東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多年奉行多元化出口戰略,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東盟市場對中國出口下行起到非常好的托舉作用。

  外媒還稱,全球疫情蔓延,導致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其對中國外貿經濟的沖擊在二季度將更加凸顯。法新社報道稱,全球范圍的疫情對中國這一制造業大國的前景構成壓力,隻要中國的貿易伙伴仍然病毒肆虐,更廣泛的復蘇就會受阻。路透社稱,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劇,讓中國外貿面臨的困難加大,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可能帶來的供應鏈產業鏈重構值得警惕。

  跨境電商可成外貿新增長點

  跨境電商本是我國外貿經濟中的新興重要力量,但據財經網報道,受疫情影響,部分外貿型平台受到疫情沖擊,海外電商平台遇困。比如此前被稱為中東地區黑馬的跨境電商平台“執御”,近期陷入了裁員和供應商欠款糾紛。主要原因是沙特疫情使跨境物流通道受到擠壓,成本異常高漲,當地封城造成本地物流效率、簽收率降低。

  梳理輿情發現,與此相似的跨境電商平台基本上都面臨著國際物流成本上升、交易時效無法控制、供應鏈出現一定程度中斷、已有訂單存在違約風險、境外客戶違約和破產風險上升等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

  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推出增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支持加工貿易、廣交會網上舉辦等系列舉措,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努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獲得輿論一致好評。輿論認為,這對跨境電商未來發展以及外貿行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在擴大開放的政策背景下,跨境電商模式順應了時代潮流,在刺激消費需求的同時也持續拉動著中國外貿增長,並發展成為外貿行業的一大突出亮點。

  《光明日報》說,在傳統外貿線下渠道受阻的情況下,跨境電商成為外貿出口的主流模式。逆勢下的危機中同樣蘊含著發展機遇。跨境電商的助力為外貿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平台,跨境電商主流趨勢的強勁不僅可以促進外貿發展,也將有力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

  值得肯定的是,目前國內主流電商平台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舉措,在助力外貿轉內銷方面均不同程度開發了自身的平台能力。阿裡巴巴“春蕾計劃2020”出台五大方面16項扶助措施﹔拼多多牽手地方政府,邀請當地產業帶優質企業入駐﹔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台京喜推出專項外貿型商家扶持政策,從金融保障、入住服務、流量扶持等多個方面進行幫扶,助力出口轉內銷……

  輿論建議,可繼續加大力度扶持跨境電商平台建設﹔可通過組織商業包機等方式幫助外貿企業出口﹔各地方可憑借地方產能優勢為企業轉產提供服務﹔可聘請專業經濟、法律等專家幫助企業應對海外貿易糾紛。

  政策組合拳擴大內需穩經濟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中國外貿進出口面臨困難加大,但是經濟的發展動力和內在市場需求仍然充足。中國通過打出政策“組合拳”,實現外貿逐漸復蘇,為穩住外貿基本盤增添信心。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說,中國穩外貿勢頭良好。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積極組織外貿企業復工復產,針對復雜嚴峻形勢,及時出台一系列政策,幫助外貿企業紓困解難。中國穩外貿為全球供應鏈注入正能量。不少行業,一個關鍵零部件缺了都可能導致整個供應鏈停滯。疫情蔓延讓全球供應鏈不可避免受到影響。3月以來,中央層面多次部署穩定外貿工作,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為世界經濟發展特別是全球供應鏈恢復做出了貢獻。

  輿論認為,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發展特別是國際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中國穩外貿壓力的大小和期限尚難定論。但是,隻要堅持打好“組合拳”,適度將外貿產能轉為內銷動力,中國就有望穩住外貿基本盤,助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首先是加快推動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幫助外貿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支持企業全力保市場、保訂單、保履約。其次,要對“深蹲”外貿企業“扶一把”,加大金融、保險、財稅等支持力度,推動解決成本上升、資金鏈緊張等問題,保持企業資金流動性,讓外貿企業減負前行。越是面對壓力,越要堅定走貿易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快外貿領域科技、制度、模式創新,出台一定刺激政策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優化“一帶一路”等國際市場布局,挖掘外貿新增長點。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特約輿情分析師 王易)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