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要澄清事實還要讓人願意聽能接受

2020年03月31日08: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不僅要澄清事實還要讓人願意聽能接受

“數字化生存”時代,公眾的表達和參與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深刻改變著輿論生態,輿論工作面臨“信息傳播迅速難掌握、意見分散難平衡、圈層傳播難滲透、情緒共鳴難疏導、社會共識難獲得”等難題。在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中,公眾參與夾雜著強烈的情緒,呈現出“非直接利益”和“社會泄憤”特征。

在某種意義上,互聯網已成為人們宣泄情緒的泄壓閥。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公眾會習慣性將過去的經驗、思維、記憶等融入到新近事件的解讀中,採取選擇性理解、選擇性過濾和選擇性傳播等策略。如果管理者隻著眼於事實澄清,而忽視情感疏導,對輿情的復雜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極有可能事倍功半,可能導致矛盾升級,形勢惡化。

因此,新時代的輿論引導工作要堅持事實澄清與價值引導並重的原則。在事實層面,要告訴民眾全面、真實、准確的信息﹔在價值層面,要和民眾進行有效的情感溝通,追求民眾的價值認同,因為無論你提供的信息有多麼重要,前提是必須有人願意聽、聽得進、理解得了、能夠接受。強行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美其名曰為輿論引導,很可能反而制造輿情,這方面的教訓很多,我們不能不吸取。

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心理極易表現出焦慮、不安和不滿的情緒。有研究表明,當前社會中還存在仇官、仇富現象,底層認同、弱勢群體、相對剝奪感自我感知比較強烈,影響到社會成員對社會信任、社會公平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感受。其中,相對剝奪感被認為是導致社會不穩定的心理因素,它是指當人們將自己的價值期望與參照物(他人、群體或社會價值能力)相比較后,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受剝奪感,這種感覺會產生憤怒、怨恨或不滿等消極情緒。相對剝奪感並不取決於社會資源的實際分配狀況,而在於人們的主觀感受和預期。如果社會利益結構分化明顯,社會公平保障機制不夠健全,會加劇公眾的相對剝奪感,各個階層都可能在互相比較中感覺自己是利益受損者。

此外,相對剝奪感還容易造就公眾的“壞消息綜合征”,並呈現“差序格局”的特征:對於我們喜歡或者親近的人和事,我們更願意分享或聽到關於其正面的消息,但是對於不相關、不喜歡或者有偏見的對象,我們可能更願意聽到負面消息。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事件中涉及掌握更多社會權力、財富、聲望、資源的群體時,會出現大量的情感宣泄和“污名化” 現象,它與公眾的心理結構密不可分。

社會情緒的產生還緣於一些障礙,比如一些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沒有得到足夠保障。因此,改善輿論引導工作,需要在理性協商和平等對話中舒緩社會情緒,而要達到這種效果,需要管理者樹立系統化思維和生態思維,提高治理彈性和包容性。網絡輿論空間有其自身特點,隻有在不斷的磨合中,才能提高網民的參與理性和溝通理性,形成自我調節、淨化的機制。(作者郭小安 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翟晨曦、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