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市場遇難題,“主力大軍”穩供應

2020年03月31日08:50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農產品市場遇難題,“主力大軍”穩供應

編者按: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地方由於交通受阻,出現了“菜籃子”產品出不了村、進不了城和農產品滯銷賣難等問題。為解燃眉之急,以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優農協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等為代表的行業機構,以北京新發地、深農集團等為代表的農批市場,以阿裡巴巴、拼多多、百果園等為代表的企業及全國益農信息社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為確保“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做出了積極貢獻。因此,人民在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特推出復工系列專題第三期《農產品市場遇難題,“主力大軍”穩供應》,盤點相關單位為穩定農產品市場做出的舉措。

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實時調度全國各地動態。總體來看,疫情期間全國主要農產品產能和供給充足,市場運行基本平穩,部分品種因流通受阻、餐飲消費下降,出現區域性階段性供需失衡和價格波動。在疫情初期,個別地區曾出現較嚴重的禽蛋積壓,部分主產區的冬春瓜菜和水果曾出現不同程度滯銷。為此,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積極行動,充分發揮好市場和政府“兩隻手”在保供穩價中的重要作用,多措並舉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行業協會、農業企業、電商平台、益農信息社等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為確保“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做出了積極貢獻。

行業協會“抗大旗”,產銷對接促穩定

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給農牧業帶來的影響,各大行業協會勇擔責任,倡導會員企業積極應對,加大產銷對接力度,加快復工復產保障,為緩解農產品滯銷賣難、確保市場穩定供應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對於各地出現的農產品滯銷賣難高度重視,張玉香會長強調要按照農業農村部部署要求,突出把推動產銷精准對接,解決滯銷賣難作為重要任務緊抓實效,切實推動保供穩價、抗疫助農。協會聯合中國農村網、農視網以及阿裡、首農、京東、蘇寧、今日頭條、拼多多等10多家單位迅速設立“抗疫助農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台”,結合中國農產品市場與品牌網、中國農產品市場微信公眾號、三部24小時專線電話和會員微信群等,聯合發布滯銷賣難信息和採購信息,並發揮與有關部門共同建立的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數據作用,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信息互聯互通,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促進產地銷地精准對接。截至3月25日,累計接聽農產品滯銷賣難熱線電話2000多次,整理發布4000余條滯銷賣難和採購信息。協會組織各地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聯合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專項活動,推動批發市場與各省區精准對接互動,重點解決海南、廣西、重慶、山西、雲南、新疆、湖北、陝西等農產品滯銷賣難問題,累計推動銷售沙糖桔、臍橙、豆角等30多種農產品83萬多噸,累計金額超45億元。僅3月6日在農業農村部舉辦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視頻會商會上,協會助力產銷雙方達成採購量超5萬噸,並通過視頻會議形式開展“百家企業進廣西”產銷對接等活動。協會大力推動發揮批發市場在抗疫助農、保供穩價中的關鍵作用,通過免收農產品進場費和增加補貼等多種舉措,確保市場穩定供應。推動市場及電商、媒體合力互動,積極宣傳市場抗疫助農突出經驗做法,探索有效的供應鏈新模式,引導鼓勵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網上農批市場”,增強線上下單、平台聚單、品牌推介、金融保險和社區配送能力,實現不接觸配送服務。疫情以來,協會組織各地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經銷商各會員單位捐款捐物1億多元。

百家農產品流通企業進廣西保供給抗疫情助脫貧活動視頻啟動儀式

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牽頭成立了“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聯盟”,組織動員會員單位和相關機構,努力打通農產品產銷信息流通通道,建設“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數據”,創新金融模式,積極收購採買貧困地區農產品。近一個月來,組織會員單位為武漢疫區積極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各分支機構及會員單位捐贈億元以上。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動員會員單位積極復工復產,搞好產銷對接,盡可能地滿足市場需要,促銷農產品數萬噸。有會員單位免費為武漢一線醫院及前線醫務工作者家庭提供果蔬保障直到疫情結束。黃競儀會長表示,中國優農協會將按照農業農村部的要求,狠抓落實,做好產銷對接工作,切實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聯合各類市場主體共克時艱。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積極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及時開通運營“全國水產品產銷對接平台”,積極與新零售、電商平台、傳統商超、加工企業等溝通,做好線上線下對接,將產銷對接落到實處。目前,“平台”已有5000余商家入駐,促成線上線下交易超過1萬噸。聯合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成立加工監測工作組,選擇一些重點水產品加工企業的監測數據作為樣本,完成水產品加工業復產復工動態報告、國際貿易報告等20余期,為主管部門掌握情況出台決策提供依據。制發《給會員企業的一封信》,號召全體會員單位密切關注疫情防控進展,嚴格落實政府發布的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堅決保障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並嚴格履行新出台的野生動物禁食保護指令。據不完全統計,會員企業捐資捐物超過一億元,並已送達抗疫一線。

農批市場“壓艙石”,精准施策保供應

疫情期間,全國農批市場勇擔使命,多措並舉,保供應、穩物價、防疫情,發揮了 “菜籃子”的應急保障壓艙石作用,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貢獻。

北京新發地農批市場是首都的“大菜籃子”和“大果盤子”,承擔著首都北京80%以上的農產品供應任務。因為有過抗擊“非典”的經驗,自疫情之初便實施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為了增加蔬菜供應量平抑物價,市場積極組織、調撥貨源,並增開更多社區直通車,為市民提供農產品保障。

新發地市場堅決打贏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硬仗

市場“百王”“百強”商戶還聯名發起《抗疫情保供應倡議書》,確保市場農產品供應、絕不哄抬物。為有效降低商戶經營成本,疫情防控期間,對場內短途運輸的小貨車和電動三輪車免收進出場費,2月13日至3月5日期間對進出市場的蔬菜車輛免收所有的進出場交易費。同時市場積極協調產銷對接,幫助海南地區銷售農產品共計約20萬噸。將採購山西蘋果、酥梨等農產品5000噸,採購雲南沃柑和蔬菜等農產品3000噸。在了解到武漢、黃岡等重疫區缺少生活必需品后,市場號召商戶在優先保障首都農產品市場供應穩定的前提下,給疫區人民捐助蔬菜等農產品。截至3月13日,從新發地市場及市場外埠基地直接運往疫區農產品合計190多噸,有力支援了疫區的后勤保障。

深農集團勇擔主體責任,精准施策,確保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及時啟動市場動態監控機制,處置各類保供穩價問題。放開各市場農副產品儲備並協調各市場庫存,全力保証供應。積極與貨源地及供應商聯系溝通,組織貨源。動員組織商戶提前返工營業。嚴密監控及處置市場內農副產品價格波動,主動及時發布農副產品供應信息,穩定市民預期。協調解決蔬菜產地供貨及交通運輸等問題,加強與深圳各區農貿市場及商超進行對接,解決供應“最后一公裡”的問題。深圳市各市場1月27日(正月初四)完成蔬菜全面開業,蔬菜交易量由1541噸迅速攀升到1月29日(正月初六)的5613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19.5%,極大地緩解了深圳農副產品供應的緊張局面。

河南商丘農批市場在嚴密防控疫情的同時,要求市場商戶在疫情面前加強價格自律,強化依法經營、誠實守信意識,嚴厲打擊借機哄抬物價、搞價格壟斷等行為。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市場對經營商戶採取了減免交易費的措施,降低商戶經營成本,共減免交易費800余萬元。積極組織和動員商戶為市疾控中心、各大醫院、公安交警等防控一線部門捐款捐物。針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而出現的農產品滯銷賣難問題,市場從海南、雲南、山西、新疆、甘肅等地採購滯銷農產品約9000余噸。特別是3月初,在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產銷對接會商會上又簽約承諾在今年6月底之前銷售山西、雲南滯銷農產品6500噸,為緩解農產品賣難、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市場主體“沖先鋒”,社會責任勇擔當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大電商平台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出愛心助農活動,開設農產品滯銷信息採集通道,加大農產品營銷推介力度,創新農產品銷售形式,向農產品商家提供流量支持、優惠貸款和運費補貼等各種有力措施,助力銷售滯銷農產品。阿裡巴巴率先推出“愛心助農”計劃,並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全力打通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網絡﹔拼多多上線“抗疫助農”專區,開啟“農貨產銷對接”活動,設置了5億元的農產品銷售專項補貼,以及每單2元的快遞補貼﹔京東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應急指揮小組”,開通“全國生鮮產品綠色通道”,通過“採銷+物流”全供應鏈配合,幫助滯銷農產品打開銷路﹔蘇寧宣布助農18項舉措,推出“家在蘇寧拼購”直播計劃,減免平台使用費,物流5折優惠等﹔一畝田發揮自身在市場代賣、產地代採和物流運力方面的撮合調動能力,通過採取線上直播賣貨、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等方式,推動農產品產銷對接﹔今日頭條、安廚、58同鎮等其他企業也推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截至3月25日,各大電商平台企業愛心助農活動已累計銷售滯銷鮮活農產品近61萬噸,成功撮合線上交易1100萬次。

面對疫情,農牧企業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復工復產,助力抗疫。百果園在武漢採取“封城”措施后的一個小時,董事長余惠勇通過網絡和新媒體發出了《告武漢區百果園全體家人書》,囑咐所有門面尤其是武漢地區,要積極團結一心共同抗疫,除了“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的門店以外,確保門店每天能夠至少8小時營業。大年初一,百果園向武漢捐贈了10萬副醫用口罩並追加了100萬元的捐贈物資,用於助力武漢及周邊的疫情防控工作。1月30日起,百果園聯合美團外賣,每日為武漢多個重點醫院及支援醫療隊送去600多份水果,2月1日,聯合佳沛向三家抗疫定點醫院以及支援醫療隊捐贈三車奇異果。

佳沃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月9日牽頭旗下青島國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買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沃之鮮進出口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經過長達52小時的准備及晝夜緊張運輸,向湖北省黃岡市捐贈34.5噸、價值約230萬元的優質生鮮凍品食材,為日夜奮戰的醫護工作者們提供營養支持。廣東恆興集團自2月下旬起響應復工復產號召,全力組織收魚,大量收儲壓塘魚,並創新研發鬆鼠鯛魚產品,截至發稿日,共收購黑魚近2000噸,羅非魚800噸,蝦500噸,切實解決了當地養殖戶的難題﹔作為出口型加工企業的百洋集團,盡管自身也面臨著一些市場難題,還是主動發揮作為國家產業化龍頭企業表率力,全面復工復產,承諾兜底收購廣西賣難羅非魚﹔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團作為全國鯰魚加工的龍頭企業,也在加大收購力度,目前已收購斑點叉尾鮰近500噸,為穩定全國鯰魚產業鏈條發揮積極作用。

此外,信用社等金融機構也紛紛制定幫扶方法,推出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方案。中國銀聯協同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及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聯盟,聯合國內各主要商業銀行,在雲閃付APP和銀行APP開設農產品產銷信息流通的綠色通道,面向公眾發布經規整后的農產品產地滯銷及農產品供需信息。同時成立“抗擊新冠肺炎專項救助資金”,面向重點疫情地區實行取現減免、消費服務手續費優惠,開設雲閃付APP愛心捐助通道。

益農社“小喇叭”,公益服務解農困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地益農信息社充分發揮線上線下結合的優勢,打破交通阻斷、村社隔離的空間障礙,在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的指導下,及時向上傳遞信息,向下做好農民就近宣傳服務,在傳統工作手段之外提供了一個天地直通、便捷快速的“三農”工作渠道,為疫情防控、穩產保供、春耕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吉林通過12316“三農”服務熱線,每天向全省240萬農村用戶發送1條防疫信息,充分發揮益農社小廣播的作用。河南組織線下站點發放防疫手冊和物資,組織飛防團隊下鄉義務噴洒消毒,發起愛心募捐等活動。河南開展“互聯網+”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建立了150多個產銷對接群,開設專門的購銷平台,截至3月9日,累計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50余萬條,銷售滯銷農產品9000余萬斤。重慶推出“愛心助農公益服務”,免費為銷路受困的農產品尋找出路,解決了不少農民的燃眉之急。浙江發送“每日一助”農產品供求信息364次、短信1276.6萬條。山東、北京、天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部分地區益農信息社在地頭架設了高清攝像頭,遠程實時監控苗情長勢,服務農民生產管理。黑龍江在信息進村入戶服務手機APP上為農民開通春耕專區,全面採集農民購置農資需求,實現了農資在線提前預定﹔河北開通“抗疫情·解農困”行動求助電話,24小時專人值班、專人盯辦,重點協調解決鮮活農產品和農資生產經營者面臨的具體問題。 (龔偉娜 張婉月)

(責編:翟晨曦、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