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充分激活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

2020年03月27日08:53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政策解讀 | 山東充分激活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

加快培育強企方陣和支柱型產業集群,立起制造業強省“四梁八柱”

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

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日前召開的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發起企業改革攻堅行動,部署加快培育強企方陣和支柱型產業集群,立起制造業強省的“四梁八柱”。同時,更大力度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充分激活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

培育一批“王牌主力軍”

有力的頭象才能帶動整個象群前進。“加快培育強企方陣和支柱型產業集群,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全面補齊我省經濟結構短板。”山東社科院院長張述存指出。去年一年,我省圍繞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集群發展,落實財政扶持資金1.4億元扶持8個支柱產業集群和6個主導產業集群發展。

瞄准再鞏固、培育一批帶動力強、關聯度大、能充分發揮地區產業優勢的“王牌主力軍”,省工信廳規劃與技術改造處處長王楗夫提到,下一步需按照“鏈主引鏈、骨干壯鏈、配套延鏈、招引補鏈、強基固鏈、平台粘鏈、賦能興鏈”思路,堅持“一鏈一策”方針,列出任務清單,強化工作協同,落實相關政策,形成推動合力﹔對優勢產業、細分行業領域進行全要素全流程全產鏈多層次的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的改造升級,形成“產業+配套”“平台+生態”“技術+賦能”集群發展格局。

這個過程中,我省將建立重大技改項目白名單制度和調度監測常態化機制。重點抓好500萬元以上項目月調度、“四個一批”重點項目季調度、10億元以上重大技改項目包靠幫抓機制。列入白名單企業技改重點項目,優先納入“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保障范疇,優先考慮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省屬企業帶頭人實行末位淘汰

2019年,省屬企業各項主要經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但在引領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當前我省國企改革處在‘乘數效應’最大的時期,攻堅就是要把握住‘窗口期’,進一步壓實改革責任、壓實改革任務、壓實改革督查。”省國資委主任張斌表示。

其中“一盤棋”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是提高國企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中之重。針對這點,省國資委將突出規劃引領,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我省“十強產業”、優勢產業和企業集中,用三年時間將省屬國企數量整合重組壓減三成以上,資產效益提高三成以上。

中國重汽的旗艦企業濰柴發動機廠當年靠改革起死回生,而現在,山東正在“量體裁衣”中打破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不足的現狀——省屬企業將逐戶制訂“倒計時”改革攻堅方案,“一企一策”精准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項制度改革、中長期激勵、職業經理人等重點改革內容。

“從省屬企業實際情況看,凡改革成效突出的,都有一個敢想敢干會干的帶頭人。”張斌還透露,《山東省省屬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改革績效考核評價辦法》將於近期印發實施,《辦法》同樣堅持“一企一策”原則,根據各企業改革進展及承擔的重點改革任務等情況,對企業實行量化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和企業負責人履職情況,實行常態化末位淘汰。

推動1萬家民企小升規

“與南方省市相比,我省民營經濟數量和體量差距並不大,但結構層次和技術水平有差距,還有一定的‘國企化’傾向。”山東財經大學齊魯企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鑫認為,為鞏固好這“半壁江山”,攻堅行動概括起來一是外部積極營造良好環境,再就是鼓勵企業練好內功。

部分民營企業因經營理念落后等原因,看不清發展方向,找不到轉型路標,企業經營困難。直面這一問題,攻堅行動指出要進一步健全民企轉型升級機制。“首先要引導中小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省工信廳中小企業發展處處長董廣山介紹,我省將對全省認定的十一批共3720家“專精特新”企業實施動態管理,符合條件的入庫培育,形成有效期三年的動態管理機制。

據了解,省工信廳已出台《關於進一步推動全省工業企業“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的實施意見》,加強初創小微企業培育,推動1萬家小微工業企業升級為規上企業﹔同時,引導規上中小企業加快建立治理結構合理、股東行為規范、內部約束有效、運行高效靈活的現代企業制度,爭取三年60%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完成規范化公司制改制。

依靠“全員創新”,豪邁問鼎輪胎模具和氣門芯兩項“世界冠軍”,但整體看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還較弱。“針對民企的創新激勵,應主要在優化環境方面發力,以系統性的制度保障,為民營經濟提供更透明的環境、更公平的賽場和更寬廣的舞台。”張述存認為。(付玉婷)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