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解決問題 為復工復產掃清障礙

2020年03月18日09:07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切實解決問題 為復工復產掃清障礙

  “一張証明”成為復工“攔路虎”

  近期,疫情防控形勢呈現積極變化,全國多地逐步開始復工復產,群眾出行需求也逐漸增多。但是有不少網民在社交平台爆料稱,群眾在出行、復工時,仍受花式“防疫証明”等限制,辦理過程遇到多重阻礙。

  據新華網報道,一些群眾返崗復工被要求辦理名目繁多的防疫証明,並遭遇“踢皮球”“多頭証明”等形式主義怪圈:“跑了6趟村鎮多個部門,打了30多個電話,不是找不到人就是一問三不知,始終未辦成証明”“填了2張表、蓋了3次章、跑了2次鄉鎮、請了3個村干部陪同,還是沒有辦到健康証明”……

  據湖南省常德市紀委通報,該市深柳社區擅自將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作為為居民開具疫情交通管控出行証明的前置條件,共向40戶社區居民超標准收費3407元,變相搭車收費引發居民不滿。

  人民網報道稱,河南人鐘海2月20日就收到了公司復工通知,但因開不出証明仍困在村裡。網民吐槽復工難主要集中在“材料多”“審核慢”“朝令夕改”。如何為復工復產清障,備受輿論關注。

  復工復產考驗基層治理能力等問題

  輿論認為,個別地方不合理要求的防疫証明,體現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問題,是缺乏責任擔當的表現,不僅增加基層防疫工作負擔,影響企業和員工的正常生產生活,還可能造成人員聚集,增加感染風險。

  據媒體報道,哈爾濱市一公司反映,明明已在網上通過復工申請,可各級各部門來檢査時總提出不同要求,最新一次檢査要求企業用新的健康碼系統再申報一次﹔合肥市蜀山區某街道黨工委書記反映,“這就是為申報而申報,給企業增加很大工作量”。証明“層層加碼”,給群眾和基層單位、復工企業都帶來了不少負擔。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疫情當前,一些地方、單位、社區出現了“証明越多越安全”的形式主義問題,這背后體現出懶政、怕擔責任的作風和心態,更暴露了治理能力和法治意識的不足。僵化、機械靠文件防控的辦法,不僅低效而且存在隱患。

  有基層干部群眾認為,“花式辦証”的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徒有其表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實實的落實,需多管齊下進行糾正,保証群眾順利復工復產。一些專家學者表示,部門之間推脫責任,遭殃的是群眾。疫情當前,要清理規范各類証明,深挖嚴査形式主義﹔明確職責,順暢溝通機制。應全面清理規范各種証明,狠剎此類歪風,督促有關地區和部門拿出扎實舉措,盡快理順辦理機制,明確責任部門、辦理流程、辦理要求等,為群眾做好服務工作。

  打好組合拳 防疫復工兩不誤

  各方期待,各級地方政府和單位對形式主義等問題進行糾偏,科學精准施策,兼顧防控與復工復產。

  輿論認為,滿足民眾正常的生活需求,維持經濟平穩運轉,也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一環。隻有依法行政,打好精准、嚴密、智慧管控的組合拳,兼顧防控與復工復產,才能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

  人民網發文認為,復工復產需要發揮政府“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在政策端發力做好扶植政策,切實解決企業實際問題。這考驗精准施策、精細管理的水平,也更能反映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的綜合研判和治理能力,這就要求各級干部把握住當前形勢、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有學者指出,抗擊疫情需要務實的態度,也需要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可發布執法權力清單和規范手冊、指南,使基層防疫有章可循。

  還有部分網民認為,對必要的防疫証明可系統梳理精簡,視情況不同分類管理,減輕基層負擔,提高管理效率。建議加強信息技術系統建設,利用技術手段,盡快推廣健康碼等信息化在線申報辦法,加快整合多部門數據,實現城鄉互認、跨區域互通,減少不必要的線下操作,加快推動復工復產各項措施有效落實。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特約輿情分析師 王易)

(責編:翟晨曦、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