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龍頭”帶動辟新境

2020年01月06日08:57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龍頭”帶動辟新境 ——省會擔當專題調研報道·動能篇

  □ 本報記者 趙君 趙洪杰 申紅

  走在前列、揚起龍頭,形成代表山東水平、輻射周邊城市、帶動區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在全省發展中起到更好的帶動、輻射和示范作用,這是省會應有的擔當。

  “要進一步認清濟南在全省全國發展大局中肩負的重大責任,擔當省會使命,發揮省會優勢,更好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表示。

  “龍頭”帶動,在“血脈”,在“筋骨”,在於渾然一體又高人一頭。濟南正以沖鋒陷陣、打開局面的“先行者”“改革者”姿態,搭建起服務全省開放發展的大平台,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注入具有深遠影響的新動能。

  以更開放姿態擁抱世界——

  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注入強勁動力

  山東的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作為全省大家庭的“長子”,濟南認識到,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站在全省、放眼全國、走向世界”的格局謀劃發展。如今,這座城市正加快建設開放大平台、開放大通道、開放大環境,打造全省對外開放新高地和國家對外開放重要門戶城市。

  觀察衛星圖片不難看到,京津冀到蘇錫常之間,缺乏一個耀眼的中心城市。而山東的開放發展,也需要一個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崛起帶動。

  “從全國看,濟南承東啟西、溝通南北,既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戰略中,又是北京、上海之間重要的節點城市。”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在介紹濟南區位優勢時說,“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決定了濟南不僅是天然的物流中心,也具備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條件。”

  去年,“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表述,首次寫入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抓住區位優勢、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選擇山東,這是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戰略布局的雄心所在,更是省會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的強烈襟懷。

  自貿試驗區花落濟南,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從上空俯瞰,37.99平方公裡的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宛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金鳳凰,承載著泉城這座千年古城在新時代對外開放的美好願景。

  濟南市商務局有關同志說,濟南片區高點起步、全面起勢,成立后3個多月,高端產業機構就快速聚集,新注冊企業2400多家,新進駐大型實體項目12個、總投資253億元。其中,聯合國工發組織中國投資促進中心簽約落戶漢峪金谷,成為濟南首家領事機構。

  更令人驚喜的是,憑借開放的東風,全國首家泛北方區域性簽証中心在濟南啟用,32國簽証申請中心進駐,可代辦100多個國家簽証業務,為山東乃至周邊省份約1億人提供一站式出入境服務。

  舉辦一場場國際性重大會議活動,吸引海內外資本、人才的目光,濟南開放平台的作用日益彰顯。山東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大會、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八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濟南峰會、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去年,濟南舉辦了超過20場的重大會議活動,同比增長1倍以上,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前所未有。

  曾因一塊石頭拒絕濟南的衡寬國際集團,去年又因一場峰會選擇與濟南、與山東牽手。集團董事局主席吳蘇說,多年前幾次回濟南,眼見橫在市區道路上的大石頭無人問管,回家鄉投資的心涼了半截。但去年通過參加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他對山東的營商環境有了全新的認識,又下定決心投資山東。

  越開放越發展,越發展越開放,濟南深知這個道理。有著重商文化和開放基因的濟南,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推動城市國際化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邁進,

  為全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注入強勁動力。

  增添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重大平台建在省會服務全省

  寒冬時節,位於濟南東部黃金地段的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辦公樓內,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去年7月30日揭牌成立,這一省市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肩負著打造引領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核心引擎和制度創新示范樣板的重任。

  對這一重大創新平台,濟南給予全力支持:成立前2年,省、濟南市財政分別注資5億元,濟南還為產研院無償提供了400多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

  “山東正處在向后工業化經濟社會過渡發展階段,必須牢牢抓住創新發展機遇。”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孫殿義介紹,產研院建在濟南,但輻射帶動全省,成立后前4個月,就已洽談高技術項目100余項,在山東各地落地50余項,注冊高技術產業化公司19家,並布局了分院、自建研究機構、加盟研究機構和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等各類機構40余家。

  從開始洽談到落地,僅用21天時間,產研院便促成了中科院超高速電磁驅動試驗及測試設施項目在濟南落地,填補了我省國家大科學裝置的空白。

  算力就是生產力,能夠集聚人才、產業、技術、資本動能轉換四大要素。在濟南市歷城區,六大國家級超算中心之一的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拔地而起。歷城控股濟南超算中心科技園項目經理左書棟自豪地說,這裡將建設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算力達全球第一,已吸引了中國-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技術創新研究院、環境部大氣監測中心、工信部區塊鏈人才培訓中心等簽約落戶。

  搭建科技創新大平台,激活科技創新“動力源”。如今,建在省會、服務全省的創新平台越來越多:丁肇中領銜的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山東基礎科學研究進入新階段﹔45平方公裡的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日新月異,16個優質項目集中開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去年9月實現招生……

  服務業平台的崛起,也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乃至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支撐。

  以經十路為軸線展開、總佔地26.3平方公裡的濟南國際金融城,是濟南立足省會金融資源和稟賦優勢,對標紐約曼哈頓、倫敦金絲雀碼頭,全力打造的京滬之間區域性現代金融高地。

  復星集團山東分公司總經理助理胡玉存說,正是看中濟南國際金融城的未來,復星集團投資30多億元開發建設260米超高層復星國際中心,建成后將引入旗下及外部與金融業務相關的一批企業,面向全省開展金融服務。目前,金融城已進駐世界500強企業12家,中國500強企業21家,各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332家,業態的集聚、融合,將使這一區域性金融中心、經濟中心的平台效應日益凸顯。

  45天完成主體混凝土梁柱澆筑,有6個展館已全部封頂!走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綠地國博城會展中心建設如火如荼。“國際博覽城會展經濟科創園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改變濟南乃至山東會展業發展的格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國祥說,項目總投資約800億元,高標准布局國際會展中心、會議中心、齊魯國賓館等,其中會展中心總佔地1600畝,建筑面積88萬平方米,是目前全球設計展覽面積最大的會展中心,年參展人流量最大將達到800萬人次,可實現近百億元的間接經濟產值。

  大平台招引大項目、集聚大產業、澎湃新動能,超前布局、支撐長遠的平台載體,是濟南跨越式發展的底氣所在,也為全省增添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重點改革敢想敢試——

  為形成新動能“開山除障”

  “一個項目從立項到簽訂合同,需完成勘察、設計、監理等十幾個類型的招標投標工作,過程繁瑣,嚴重制約項目落地速度。”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建設管理部副部長馬洪濤說,先行區先行先試,深化建設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全域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工程總承包”的招標模式,每個項目隻需完成兩次招標即可確定所有服務單位,總體上節約100天以上招標時間。截至目前,已完成29個建設項目招投標工作,合同估算價約164.64億元。

  作為全國唯一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承擔著先行先試、先行先改的改革創新重任,敢闖敢干、爭創一流為形成新動能“開山除障”。

  傳統科研機構屬體制內事業單位,有明確上級主管部門和行政級別,人員按照編制配備,人員流動不暢,科研成果轉化能力不強。為破解這一難題,濟南主動打破條條框框束縛,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創新推出了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濟南分所等“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管理模式。

  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便是新模式的“破冰者”。孫殿義介紹,產研院實行理事會決策下的院長負責制,一切運行管理權、決策權下放給產研院院務會議。機構無主管部門、無行政級別、無固定編制,可下設公司或基金,實行企業化管理、社會化運營,大大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成立3個月便推出162項制度創新舉措,“先進區、后報關”“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等海關監管措施落地,出口退稅由過去最長2個月壓減到目前的即時辦理,建立“企業開辦一次辦成”平台,企業開辦最短用時僅47分鐘……

  跨越式發展,人才是關鍵。濟南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出了“人才新政30條”“高校20條”“人才雙創19條”等一批力度空前、含金量極高的人才政策。濟南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武毅介紹,為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團隊來濟創新創業,濟南創造性地舉行了兩屆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以大賽聚才,為獲獎項目提供投融資保障等一站式精准服務,引進過百個“高精尖”項目。

  數據顯示,濟南人才虹吸效應已開始顯現,每年新增人才流入10萬人。

  在綿延無盡的歷史長河中,時間的刻度往往因其記載的重大事件而別具意義,發展的高度往往因為把握機遇而與眾不同。置身新時代,敢領風氣之先的濟南、勇當排頭兵的濟南,終將在澎湃省會新動能、擔當省會使命中,昂起山東經濟龍頭,加快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責編:公雪、胡洪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