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山東頻道
>>
專題
>>
台兒庄涅磐
發布會現場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何建明作點評報告
《台兒庄涅槃》作者徐錦庚在研討會上介紹創作過程
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張勝友作點評報告
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董偉作點評報告
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胡殷紅作點評報告
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作點評報告
《中國作家》雜志社主編王山主持此次研討會
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劉玉琴作點評報告
《人民文學》雜志社主編施戰軍作點評報告
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作點評報告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徐忠志作點評報告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李炳銀作點評報告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黃傳會作點評報告
著名評論家、原《中國作家》雜志社副主編蕭立軍作點評報告
著名評論家、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李建軍作點評報告
中國作協創研部理論研究處處長李朝全作點評報告
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研討會暨新書發布會現場
發布會現場
《台兒庄涅槃》作品簡介
    作品以中國抗戰史上的名城一一山東棗庄市台兒庄古城重建為線索,回顧了1938年台兒庄大戰的前因后果,重現了中國軍隊如何在抗日的正面戰場上取得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場勝利的全過程﹔同時濃墨重彩地描述了台兒庄浴火重生、古城涅槃的艱苦歷程。作品反映了在國家、民族的大命運中,一座小城以及與這座小城息息相關的幾代人的命運。
    作為一部抗戰題材的報告文學作品,《台兒庄涅槃》 並不囿於戰爭場景本身,而是挖掘出戰爭與歷史、政治、文化、經濟以及人性的思辨,突出毀滅與重建的多維視角,從而展現出宏大的視野與向度。
[詳細]
歷史總是在最精彩處呈現
——《台兒庄涅槃》序
    《台兒庄涅槃》講述的是中國抗戰期間的一個大戰役——台兒庄戰役以及之后的故事。提起上世紀的那場觸目驚心的日軍侵華戰爭,相信在每個中國人心底都會留下深深的烙印,包括曾經經歷過的先輩以及不曾經歷的后代。任時光荏苒,再飛速的時間也拋不卻中國人民的那段沉痛的記憶。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更是中國成千上萬人命運的轉折點,幾千萬中國人民以及軍隊在戰爭中受到損失。
[詳細]
報告文學創作是樁苦差事
——《台兒庄涅槃》跋
    一位評論家說過,對一個時代來說,總是存在一些讓人們最為焦慮和痛苦的問題。這種包含著時代重大問題的題材,可以稱之為“時代的迫切性題材”。與這些題材相關的人物與事件,不僅嚴重而普遍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深刻地改變了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改變了人們的道德意識和行為方式,甚至改變了歷史的前行方向。
[詳細]
《台兒庄涅槃》的當代意義
    作品將創作基點之一放置在海峽兩岸溝通交流上,從頭至尾都在挖掘、提示、強化這一點,極力突出其中的意義,這是一種大視野,大格局,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區別於其他同類題材作品的獨到思考。
    《台兒庄涅槃》開篇由連戰夫婦訪問台兒庄寫起,緊接著迅速轉入台兒庄戰役。作品開宗明義地揭示了台兒庄與國民黨的聯系、國民黨與共產黨曾有過的團結合作。但作者的用意並未在此止步,而是在此之際突出了共產黨的作用,突出了周恩來的作用,突出了不該被遺忘的歷史認知。
[詳細]
《台兒庄涅槃》:民族苦難與壯烈精神的復活
    徐錦庚的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我是較早看到的。聽說錦庚以台兒庄為題材計劃寫作,我當時還覺得,有關台兒庄的書寫似乎已經有過不少,還會有新內容嗎?但是,錦庚告訴我,他和台灣的郁慕明先生等人有過幾次接觸。郁先生祖上就是台兒庄人,對台兒庄的過去和如今都很有牽挂和感情。他想以郁家的家庭遭遇和變遷情景為線索,串聯起台兒庄的歷史和現實表現,表達台兒庄的歷史文化和曾經展示出的悲壯偉大民族氣節精神。借以獻給偉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我聽后就立即感到,這是一個別樣的台兒庄真實書寫,對於歷史和現實都會是有個性價值的。所以,我很期待!
[詳細]
《台兒庄涅槃》:一座城市浴火重生的文學報告
    徐錦庚的寫作既關注現實題材,去年他發表了短篇報告文學《懶漢治村》,非常精練生動,鮮活地刻畫了一個新村長形象,這是可以上年度報告文學排行榜的作品。但同時他又有一部與鐵流合作的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記憶》,也是可以上排行榜的。兩個人同時上榜比一個人好,因此我們最后選擇了《國家記憶》。《懶漢治村》寫的是現實題材,《國家記憶》寫一本《共產黨宣言》的傳播歷史以及它在中國農村大地引發的革命大潮,又是歷史題材。可見徐錦庚的創作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在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之間不斷的換筆。
[詳細]
什麼是厚重之書(品書札記)
    有些書的厚重,是因為它定格在一個特定的重要歷史點上。徐錦庚的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就屬於這種厚重之書。它講述的是中國抗戰期間的一個大戰役——台兒庄戰役以及之后的故事。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更是中國成千上萬人命運的轉折點,幾千萬中國人民以及軍隊在戰爭中受到損失。而台兒庄戰役歷來被稱為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詳細]
徐錦庚:《台兒庄涅槃》的浴火重生
    7年前,徐錦庚調到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時,恰巧台兒庄古城重建拉開序幕,遂慕名前往。在台兒庄大戰紀念館裡,有一面龐大的烈士牆,上面刻著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在那場戰役中為國捐軀的將士。他佇立在烈士牆前,觸摸著那些淒神寒骨的英名,涌起寫作此書的沖動。
    只是當時他沒有想到,這部書一寫就是6年。徐錦庚認為,台兒庄大戰有兩層非凡意義,一,它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軍隊在抵御外侮的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場勝仗﹔二,它是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光輝結晶,尤其是傾注了周恩來的諸多心血。
[詳細]
徐錦庚,“重塑”台兒庄
    古老的運河蜿蜒流淌,三十裡水街水巷,搖櫓咿呀。到了晚上,燈光點點,滿城的流光溢彩。今日台兒庄,就是這樣一個溫婉迷人的北方水城。誰還能記得,70多年前,這裡曾是萬孔千瘡的慘烈戰場。2015年8月,人民日報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推出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以宏闊的視角和剛健的敘述,全景性地再現了那場震驚中外的戰爭,以及戰爭之后的故事。
[詳細]
寫“厚重之書”
    “抗戰題材的作品在我們的記憶當中、閱歷當中,有著很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對於戰爭的敘述,很多作家同事和朋友也在寫,這就很自然地會有一種相互比較。”8月25日,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在由《中國作家》雜志社、人民日報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徐錦庚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研討會上如是說。他認為,《台兒庄涅槃》在同類作品中有自己獨到的地方,是一本值得稱道的“厚重之書”。
    《台兒庄涅槃》由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魯迅文學獎得主徐錦庚創作,《中國作家》紀實版2015年第八期首發,人民日報出版社近日推出單行本。
[詳細]
浴火重生古城涅槃
    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由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徐錦庚創作,於《中國作家》紀實版2015年第八期首發,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單行本。作品以中國抗戰史上的名城一一山東棗庄市台兒庄古城重建為線索,回顧了1938年台兒庄大捷的前因后果,重現了中國軍隊如何在抗日的正面戰場上取得自鴉片戰爭以來的第一場勝利,從而為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做出巨大貢獻的全過程﹔同時濃墨重彩地描述了台兒庄古城浴火重生、古城涅槃的艱苦歷程。作品反映了在國家、民族的大命運中,一座小城以及與這座小城息息相關的幾代人的命運。
[詳細]
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獲贊"厚重之書"
    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由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徐錦庚創作,於《中國作家》紀實版2015年第八期首發,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單行本。作品以中國抗戰史上的名城——山東棗庄市台兒庄古城重建為線索,回顧了1938年台兒庄大捷的前因后果,重現了中國軍隊如何在抗日的正面戰場上取得自鴉片戰爭以來的第一場勝利,從而為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做出巨大貢獻的全過程﹔同時濃墨重彩地描述了台兒庄古城浴火重生、古城涅槃的艱苦歷程。作品反映了在國家、民族的大命運中,一座小城以及與這座小城息息相關的幾代人的命運。
[詳細]
魯迅文學獎得主徐錦庚推出《台兒庄涅槃》
    日前,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徐錦庚的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該書以抗戰名城台兒庄古城重建為線索,回顧了1938年台兒庄大捷的經過,描述了台兒庄古城浴火重生、古城涅槃的艱難歷程,表現出這座小城及幾代居民與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刻關聯。
    評論家李炳銀認為,該書的重要價值在於體現了苦難與精神的復活,“台兒庄戰役的血戰場面,包括敢死隊光著膀子沖殺的壯烈,是中華民族的血性和精神的爆發﹔作者通過對台兒庄戰役的追溯、還原,把民族精神、愛國精神、抗戰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詳細]
《台兒庄涅槃》獻禮抗戰勝利70周年
    日前,由《中國作家》雜志社和人民日報出版社共同主辦的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研討會在京召開。作者徐錦庚為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曾以長篇報告文學《中國民辦教育調查》(與鐵流合著)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台兒庄涅槃》以山東棗庄市台兒庄古城重建為線索,回顧了1938年台兒庄大捷的前因后果,重現了中國軍隊在抗日的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場重大勝利﹔同時濃墨重彩地描述了台兒庄古城浴火重生的艱苦歷程。與會專家認為,作品立意高遠,挖掘出戰爭的政治、文化、經濟及人性等多重內涵,實現了歷史與現實、宏大歷史與局部細節的統一,堪稱一部厚重之作。
[詳細]
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勾連歷史現實
    長篇報告文學《台兒庄涅槃》由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徐錦庚創作,於《中國作家》紀實版2015年第八期首發,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單行本。作品以中國抗戰史上的名城——山東棗庄市台兒庄古城重建為線索,回顧了1938年台兒庄大捷的前因后果,重現了中國軍隊如何在抗日的正面戰場上取得自鴉片戰爭以來的第一場勝利,從而為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做出巨大貢獻的全過程﹔同時濃墨重彩地描述了台兒庄古城浴火重生、古城涅槃的艱苦歷程。
[詳細]
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張勝友
    作者處理題材方面第一有新意,第二有智慧。報告文學的精神品質主要是靠作者的思想發現,作者從國家民族這樣的高度,從今天來看待歷史,看待未來。
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董偉
    徐錦庚作為人民日報分社的社長,肩負發展和發行的任務比較重。這本書如果說他不是把自己的休息時間,或者說一些假期用上,他是很難做到的。他確實是我們人民日報記者的驕傲。作品選材好,寫作也有很大的突破。
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
    我覺得這是一部寫抗戰歷史比較厚重豐富的一本書,把宏大歷史和局部歷史結合起來,還有把歷史的線索和具體的細節結合起來,實現了歷史和現實的結合。
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胡殷紅
    反映台兒庄事件的各類文藝題材非常多,把這個舊聞拿出來說,需要很大的勇氣。憑借記者的敏感,把過去的歷史加上更深入的研究,延展出很多新的歷史,變成作家有深入思考的這麼一個作品,獨立完成,對他表示祝賀。
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劉玉琴
    作品將創作的基點之一放在海峽兩岸的交流上,我覺得這是一種大視野大格局,展現了作者的歷史意識,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第二點是作者的新聞職業敏感,與一方土地血肉聯系,使作者在選題和開局上更有深度和廣度,作品扎實厚重,真誠有力。
《人民文學》雜志社主編施戰軍
    作品整體構思宏大,結構也非常結實,元素非常豐富,這是這篇報告文學的特點。不僅僅是在寫這段歷史,我覺得他更多的是為現在和未來考慮,從這裡面看他不僅是非常有能力寫出好作品的作家,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有擔當的作家。
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
    台兒庄就像一個鳳凰,被侵略以后,日本人把它變成了廢墟,台兒庄人民重新建設的這麼美好,重新涅磐,這個名字起的非常好。我覺得在藝術寫作上,前后兩部分,藝術設置,一個是保衛一個是建設,也非常好,這也是高明之處。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徐忠志
    作者在歷史與現實的切換當中自由的表達,駕馭題材表現這段歷史嫻熟的能力,我非常佩服。另外作家重要的發現就是說在堅持唯物史觀的狀態下,延伸開來,以今天的視角使得台兒庄抗戰的這種精神延續至今,弘揚抗戰精神。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李炳銀
    今年是紀念抗戰勝利 70周年,徐錦庚推出這樣的一部書我覺得很有價值。作者通過對台兒庄戰役的追溯和還原,把我們民族的精神、不屈不饒的精神、愛國的精神、抗戰的精神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著名評論家、原《中國作家》雜志社副主編蕭立軍
    這本書我看了以后,覺得這是一本非常大氣的書,能夠非常客觀地尊重歷史事實來描寫,作為一個作家獨立的人格去看待我們自己民族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這是非常好的。大處著眼,小處落筆,我覺得這也是很出色的。
著名評論家、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李建軍
    看這本書有幾個印象,一個我覺得作者確實是功夫很到家。另外確實是很用心,寫作能夠把感情釋放進去,動真情,第三個特點它是有高度的,高度是盡量的還原,還原這場戰爭理念,就是全民抗戰。第四有廣度,從歷史到現實,站在21世紀的今天回望歷史。
中國作協創研部理論研究處處長李朝全
    我覺得徐錦庚的創作確實讓人很吃驚,幾年來他的創作一直在尋求自己的一個突破口,一直有讓人很親切的作品出來。徐錦庚的創作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不斷的換筆,那麼涅磐我就認為他試圖把現實和歷史打通了,貫穿起來。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