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時代的人,最知道時代的風光與局限。守望社會的人,也更加了解社會的冷暖與無奈。曾經懷抱著家國情懷和新聞理想的媒體人,如今仍然體會著與時代、公眾和國家“同命運,共悲歡”的職業情感。記錄歷史,我們也融入歷史,影響今天,我們也融入今天。在解決社會難題的道路上,我們既有歷史的光榮傳承,也有面對未來的嶄新勇氣。不管科學技術如何進步,以新聞貢獻社會的基本價值從未消失,推動社會進步的職業使命不曾改變。在海量信息和社交媒體越來越發達的時代裡,我們重溫屬於自己的新聞夢想——《寫給第十五個記者節 在時代變遷中重溫新聞夢想》

分享到

第十五個記者節 在時代變遷中重溫新聞夢想

    媒體丑聞產生的“愁雲慘霧”尚未散去,人們討論互聯網新聞“門戶時代”還能堅持多久的時候,新浪網總編輯陳彤離職被視為“標志性事件”,與此同時,“紙將不在,報焉能存”的“報業黃昏”之說似乎成為共識…

新聞“老兵”:做核心價值觀傳播者踐行者

    報道講求客觀、公正,但新聞工作者人性的光輝,同樣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聞報道中的具體體現記者站在時代的最前端,要用宏觀視角去分析每個事件的各個方面,記者深入城市最基層,用微觀視角感受微妙變化…

抗戰記者:鐵血文章傳千古 九死一生為國家

    當時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根本沒有一點拍攝“名作”的念頭,因為這的確是他生活在前線碰上的鏡頭,只是覺百姓呈現的這種場面太出奇、太壯觀、太偉大了。

戰地女記者的職業情懷 不能沒有一股“瘋勁”

    同是媒體人,特別能夠理解袁文逸的昵稱“小瘋子”背后的意義:身為新聞工作者,不能沒有一股“瘋勁”。

走近可愛的城區記者 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有這樣一些記者,他們扎根在基層,朴素的寫作,朴實的生活,被人們稱之為城區記者。今天,我們走近這些記者,感受他們的辛苦與奔波,分享他們的快樂和收獲。

記者·感言